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97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毛熊的喷气式战机的确出现过发动机设计落后于机身设计的情况。

  毛熊从1920年起就开始研究燃气涡轮发动机了,但因为科技水平不足远远落后于日不落,于是一直没能成形。

  直到汉斯战败后毛熊从汉斯那获得了大量资料,才研制出雅克15和米格9。

  然而,这两款战机都因为发动机性能差推力不足性能不佳,甚至连二战时螺旋桨战机都比不上。

  其实此时日不落的流星战机也比不上螺旋桨战机。

  虽然喷气式战机比螺旋桨战机先进一代,然而螺旋浆战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性能相当成熟,喷气式战机却是新生儿。

  用发展成熟的螺旋桨战机比刚出生的喷气式,就像一个大人打小孩似的……虽然这个小孩很有天赋很有潜力且天生神力,但还是存在各种问题难以成为大人的对手。

  这也是二战时喷气式战斗机没有亮眼表现的原因之一。

  毛熊的喷气式战机真正的发展阶段,是在其打算改进米格9已经研发出米格15的机体时,这时日不落突然同意卖给毛熊发动机……

  于是毛熊马上就把日不落的发动机用在了米格15上。

  (注:米格15后来出现在志愿军战场上,我军仿制型称为歼2)

  原本王学新还想直接上改进版米格17的,但转念一想觉得完全没必要。

  一方面是上米格17风险太大,此时八路可以生产的发动机与几年后毛熊购买的发动机虽然同样是进口自日不落但推力依旧有差距,直接上米格17未必能成功。

  另一方面,严格来说此时放眼全球没有一家喷气式战斗机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就连最先进的日不落也还处在实验阶段。

  那么,如果八路军能研发出一款喷气式战斗机并成功形成战斗力而且战斗力还相当强悍,那已经是全球第一了,为什么还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追求更高的性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