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53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顿了下,王学新又接着说道:“也正因为有这个自由度,因此他们的战术往往会出人意表,防守方用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兵力去拦截,却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让敌人从薄弱之处迅速穿插。”

  “原因很明显嘛!”首长分析道:“拦截部队是按计划行事,军队的布署、位置都可以预判或是情报侦察,而且可以估计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而汉斯的部队,则是没有计划,他们掌握了充分的情报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到、此时在哪等等信息,于是可以从容布置见机行事!这么打,就算兵力不足,也是游刃有余喔!”

  王学新在心里暗赞了一声,还是首长看得透彻。

  抛开各兵种协同问题不说,“闪电战”在战术上的优点的确就像首长说的那样。

  尤其战争初期毛熊的军队一切按规章甚至连进攻时间都有可能不变,就更别提死板的进攻战术了,如此不知变通的部队又怎么会是以“灵活”见长的汉斯军队的对手?

  甚至可以说,汉斯的“闪电战”就是毛熊军队的克星。

  其实首长心里也被王学新这番话震撼到了。

  在此之前,首长对“闪电战”也有研究,而且自以为对“闪电战”的研究颇为透彻。

  然而,今天听了王学新的分析,才发觉自己对“闪电战”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比如各兵种协同、情报收集、行军速度等等。

  真正的核心,应该是灵活的指挥。

  而这与汉斯各部队高素质的指挥官以及部队的主观能动性是分不开的。

  李云龙听到这就不说话了,因为他已经明白,汉斯这“闪电战”果然不是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其实李云龙原本就知道“闪电战”没那么简单,否则怎么也不能把毛熊的部队几十万几十万的俘虏啊!

  是毛熊的部队不会打仗吗?

  从安德罗维奇那几个坦克兵来看并非如此,至少装备比八路军好经验比八路军丰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