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66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百多万人一分,每个人也就五斤,没几天就吃完了。

  往后怎么办?

  反之,像李云龙这么抠抠搜搜的,总让楚云飞那得不到足够的火箭筒,那才能做成长久生意。

  王学新知道这些时不由大为叹服,这特么的就是这时代的“饥饿营销”啊!

  不过楚云飞那边也不傻,他马上就明白李云龙有意不给他足够的火箭弹是想钓住他这头大鱼。

  认识到这一点后,他就摇头说道:“这么买可不是办法,这一点点的买下去,时间久了就是帮八路军渡过难关,到时我楚云飞,就成了党国的罪人了!”

  “可是团座!”孙铭说:“目前为止,这种武器就只有八路军那有。如果考虑从国外进口反坦克炮,一来价格要比火箭筒贵得多,二来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以及能发挥的作用可能还不如火箭筒!”

  这是华夏反坦克装备尴尬的地方。

  此时华夏海岸线被鬼子封锁,国外物资和装备很难运进国内,即便能运进来价格也是翻了数十倍。

  同时反坦克炮又是老大的一个家伙,没有规模化或是没有坦克、炮兵掩护,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低,往往是花大价钱费尽千辛万苦买了来,一个战果都没有就被敌人摧毁了。

  这也是顽军奇缺反坦克装备的原因之一……不是买不起,也不是买不到,而且在空、炮、坦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几门反坦克炮就是敌人的靶子。

  这同时也是楚云飞如此重视火箭筒甚至明知是坑也要往里跳的原因。

  楚云飞在指挥里来回走动,思考着火箭筒的重要性以及权衡利弊,甚至已在脑海里进行推演。

  他是黄埔五期出身,对战略、战术方面的研究当然不弱,他知道这火箭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效的单兵反坦克装备。

  既然是单兵装备,就意味着它对空、炮、坦的依赖程度很低,于是可以在其它方面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反坦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