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52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长富闷声闷气的回答:“咱可别把话说得太满了。有没有用,得试一试才知道!”

  其实不用试,王学新知道这战术有用。

  因为它就是我军闻名天下的“三三制战术”。

  一种起源于抗战末期(1944年),成熟于解放战争,而大量使用于抗美援朝时期打败多国部队的战术。

  第255章 训练

  “三三制战术”其实没网上说的那么邪乎。

  它就像打篮球或踢足球的前锋、中锋、后卫,他们各有各的站位和职责而不是大家伙一股脑儿的追着球乱跑乱窜。

  在此之前,八路军只是有限的几个团能做到有序的协同作战。

  这些老兵知道端着刺刀冲锋时不能靠得太近,知道提供掩护时要分两边,知道要互相配合着跃进……

  但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战经验和训练,它们更多的是依靠战士们自发自觉的完成,而且还要保证部队里没有新兵捣乱……要是有些新兵不知道往哪里走或往哪里打,就会打乱整个部队的协同和节奏造成负面影响。

  这也是主力团通常只补充老兵的原因。

  其它团就不一样了,它们新兵多,打起仗来许多兵是不受控制、一窝蜂的跟着班排长冲。

  “三三制战术”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说白了就是将每个战士的“站位”及“职责”进行细化,分工明确后让每个战士知道在战斗时自己该站哪、要做什么。

  鹰酱更喜欢用“二二制战术”,也就是将一个班分成两队然后交替掩护着跃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