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94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仿制九二步兵炮的技术员叫盖亮,带着他的儿子盖三保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炮给仿制出来了,不过得在几年后。

  整出来后这炮就被命名为“盖亮”炮,这是我军兵工史上的第一门炮,至今还存着两门:一门在bj军事博物馆,另一门在单拐革命旧址的冀鲁豫军区纪念馆里。

  王学新要是知道这些,就不需要给系统交那两百万军工币的学费了。

  不过要说这两百万军工币值不值吧,还真值。

  因为这可是解决了我军重装备从无到有的过程。

  近现代的战争,像炮楼这种东西早该被淘汰了。

  人家欧洲要建什么防线,比如什么齐格菲防线,马其诺防线,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一个个的都无一例外都是把主体工事建在地下,露出地面的就只有几个又低又矮的堡垒或是炮台,动不动就是几米厚的钢筋水泥。

  大家都知道,只有地下工事才扛得住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其实也不一定扛得住,古斯塔夫巨炮一拉出来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就玩完了。

  这时候谁吃饱撑着会在地面上修一个炮楼啊?

  这不就是整一个靶子给敌人火炮瞄么?

  而且敌人还可以慢慢瞄,不用担心炮楼还击……炮楼里没火炮,机枪射程顶多就是一千米。

  要整这么一个炮楼几乎就是给自己弄了块坟地,连棺材都省了。

  问题是八路军没重装备。

  飞机、坦克不用想了,连火炮都是凤毛麟角稀罕得很。

  除了枪就是手榴弹,要不就是炸药包,就算有几门炮也是像五零小炮这样的玩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