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未坐多久,一把油纸伞入殿。他眯缝着眼,借着一道闪电隐约看清了那个身影。侍卫还未通禀,他便道:“去,给范学士接伞。”

  过了半响,范文程来匆匆进来。由于走得太快,半边的衣裳被斜打过来的雨点淋湿了,有些狼狈。叩礼拜见之后,范文程才匆匆说道:“皇上,杨帆来辽地了,估计现在就到山海关了。”

  如今孙传庭督师宁远,消息的来源开始变得闭塞起来。这杨帆来辽的消息还是在山海关埋下的一个探子传来的。那个探子消息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提到杨帆从京师出来了,这才让范文程火急火燎地跑过来禀报。

  “那你准备如何做?”身为大清皇帝,若是皇太极亲自前去辽河会盟,难免太过隆重,这安全也是难以保障。无疑范文程是最好的代表。策反、安抚一事,这个汉人显然深得他的心意。

  “三个字。拖、稳、劝。首要做的,便是拖,这场会盟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谈个三五六月,等到朝鲜、西蒙战事一完,那更是完美。”

  皇太极眉头一皱,“拖个三五个月,他们难道不急吗?”

  “所以第二字,便是稳。时不时得给他们透露一种想要稳定辽东局势的甜头。商而不和,眼下大明情势稍稳,杨帆能够来辽,定然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积蓄国力,所以前二字,估计也是他所希望的,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皇太极眉头稍展,又问道:“这劝,我看就不必了。时机成熟,软禁便是。这样一个奇才,真放在大明,朕寝食都难安。朕可不想做什么西楚霸王,能留则留,即使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范文程点点头,道:“那就按皇上的意思办。”他看了看皇太极的印堂,道:“皇上正值壮年,操持国务也要适度,这样大清国才能兴盛。”

  “好好好。呈文程的吉言。早些回吧,这湿衣难免着凉。”

  “谢皇上。”他缓缓退出殿门。

  第478章 孙承宗 上

  高阳城的日头,相比较一个月前,已经不是那么骄了。夏末秋初,这风吹在脸上,也不那么的闷了。秋高气爽,秋雨未下,西伯利亚的冷风时候还早。城门口不少的闲汉,凑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无聊的事情。

  几骑骑兵飞入城门,除了扬起的尘土让他们眉头皱了皱之外,没有任何惊讶之色。他们太习惯战争了。宁远这里的人,看多了打仗,也就不再那么惊讶了。第一次建奴入侵,夺走了宁远四城,后来孙承宗出兵又夺了回来,来来去去的,这里的城墙,都还是坑坑洼洼的。

  那个靠在城墙的上掸了掸灰尘,道:“咱这高阳城,啥时候能像那锦州城一样,披上个‘铁王八’。”他双手抱着后脑勺,道:“你瞧瞧这泥糊的墙,一口唾沫都能打个洞,上个月俺去锦州探亲,那家伙,这城楼都跟铁王八似的,可硬了。据说啊,这城墙都是嵌了钢筋灌了一种叫水泥的玩意儿,刀剑砍不动,连炮弹都轰不开,可硬实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