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1 / 2)
讲到这,鲁迅再一次“为钱正名”:“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李经述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推动国会很快通过了《女子学堂办学条例》,女子学校高等教育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不仅限于在小学、中学和师范就读。
飞鹰汽车集团还给政府捐资五千万元,联合在中国江浙一带传教、办学的美国八个教会组织一起,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女子大学,总统夫人容雪担任了第一任校长。
李经述接见了捐赠人,也就是飞鹰汽车集团的创始人,他叫张永涛。虽然很年轻,此人是国字脸,看起来深沉机智,对中华帝国的新政府充满信心。他的老爸以前是小海商,新政府成立后,工商立国,他经商慢慢做大,将儿子送入浙江大学堂读书。张永涛学的是汽车工程专业,毕业后投入汽车行业,创立了飞鹰汽车集团,他和美国福特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飞鹰车标是一个圆圈外两边一对飞鹰翅膀中间飞鹰头凸出下边是鹰尾!他的梦想是将飞鹰汽车销售全世界中高端顶级品牌。当时汽车产业是中华帝国政府大力扶持的高端产业,飞鹰汽车集团迅速崛起,销售额占到了国内市场的10%。
李经述感谢张永涛对中国女子大学的捐赠,表示这笔捐赠可以抵扣飞鹰汽车集团的一半税款:“以后,国内所有企业对慈善事业的捐赠,都可以抵捐赠金额的一半税款,算是政府和企业一起做慈善。”
张永涛说:“大总统英明,我今后一定更加积极参与中国的慈善事业。”
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后,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女子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广东番禺,还出现了一位奇女子张竹君,开办了很多医院,救死扶伤。
张竹君是广东番禹人,广东是与洋人最早接触的地区,风气远较内陆开通,张竹君的父亲原来是三品京官,但思想开放,在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震天响时,还送张竹君进了“夏葛女医学堂”。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医学校,四年毕业,再经过附属柔济医院的实习,便自立门户,悬壶济世。
张竹君身材高挑,鹅蛋脸,高鼻梁,大眼睛,平时喜欢穿洋装和高跟鞋,这在当时的岭南,是一道风景。她把诊所开在广州市区内,每次出门,都坐四个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而视。
张竹君有一位闺中密友徐佩萱,是富贵人家的女儿,又嫁给了名门贵公子李晋一,可惜好景不长,李晋一患急症身死,徐佩萱终日悒郁不乐。张竹君看着这位闺蜜整天沉溺在沮丧的深渊之中,便拉她与自己合伙在荔枝湾开办提福医院,专为贫民治病,还加入了“红十字会救伤队”。
后来,她又与徐佩萱在柳度桥开南福医院,还在两所医院中各设福音堂一所,除了传教布道外,更定期举办演说会,讨论会,传播新知,阐述时事,一时间成为广州市新派人物、知识分子聚会的中心。
当时经常来聚会有胡汉民、马君武、卢少歧、宋通儒、程子仪、周自齐、王亦鹤等人。有的是年轻的官员,有的是报馆的编辑,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名门贵公子,夏天来临,天气燠热,张竹君便长期租用一只大花船,取名“紫洞庭”,邀大家一同上船游弋在珠江之中,清风指襟,款款清淡,大有同舟共济之慨。
由于张竹君在社会上的影响,许多妻妾成群的男人都怕她。张竹君大名鼎鼎,据说有一女子连路遇劫匪时,报出张竹君的名号,歹徒都竟然敛容正色,鞠躬而退。
李经述听说张竹君的事迹后,大加赞赏,使得张竹君的名气更加响亮。李经述还提议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妇女节,这一提议获得国会通过。后来,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效仿,这一天就成了国际妇女节。
☆、第259章 上海交际花案(1)
↑返回顶部↑
李经述觉得时机成熟了,便推动国会很快通过了《女子学堂办学条例》,女子学校高等教育在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不仅限于在小学、中学和师范就读。
飞鹰汽车集团还给政府捐资五千万元,联合在中国江浙一带传教、办学的美国八个教会组织一起,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女子大学,总统夫人容雪担任了第一任校长。
李经述接见了捐赠人,也就是飞鹰汽车集团的创始人,他叫张永涛。虽然很年轻,此人是国字脸,看起来深沉机智,对中华帝国的新政府充满信心。他的老爸以前是小海商,新政府成立后,工商立国,他经商慢慢做大,将儿子送入浙江大学堂读书。张永涛学的是汽车工程专业,毕业后投入汽车行业,创立了飞鹰汽车集团,他和美国福特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飞鹰车标是一个圆圈外两边一对飞鹰翅膀中间飞鹰头凸出下边是鹰尾!他的梦想是将飞鹰汽车销售全世界中高端顶级品牌。当时汽车产业是中华帝国政府大力扶持的高端产业,飞鹰汽车集团迅速崛起,销售额占到了国内市场的10%。
李经述感谢张永涛对中国女子大学的捐赠,表示这笔捐赠可以抵扣飞鹰汽车集团的一半税款:“以后,国内所有企业对慈善事业的捐赠,都可以抵捐赠金额的一半税款,算是政府和企业一起做慈善。”
张永涛说:“大总统英明,我今后一定更加积极参与中国的慈善事业。”
中国女子大学成立后,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女子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在广东番禺,还出现了一位奇女子张竹君,开办了很多医院,救死扶伤。
张竹君是广东番禹人,广东是与洋人最早接触的地区,风气远较内陆开通,张竹君的父亲原来是三品京官,但思想开放,在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震天响时,还送张竹君进了“夏葛女医学堂”。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医学校,四年毕业,再经过附属柔济医院的实习,便自立门户,悬壶济世。
张竹君身材高挑,鹅蛋脸,高鼻梁,大眼睛,平时喜欢穿洋装和高跟鞋,这在当时的岭南,是一道风景。她把诊所开在广州市区内,每次出门,都坐四个人抬的敝篷椅轿,引得路人驻足侧目而视。
张竹君有一位闺中密友徐佩萱,是富贵人家的女儿,又嫁给了名门贵公子李晋一,可惜好景不长,李晋一患急症身死,徐佩萱终日悒郁不乐。张竹君看着这位闺蜜整天沉溺在沮丧的深渊之中,便拉她与自己合伙在荔枝湾开办提福医院,专为贫民治病,还加入了“红十字会救伤队”。
后来,她又与徐佩萱在柳度桥开南福医院,还在两所医院中各设福音堂一所,除了传教布道外,更定期举办演说会,讨论会,传播新知,阐述时事,一时间成为广州市新派人物、知识分子聚会的中心。
当时经常来聚会有胡汉民、马君武、卢少歧、宋通儒、程子仪、周自齐、王亦鹤等人。有的是年轻的官员,有的是报馆的编辑,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名门贵公子,夏天来临,天气燠热,张竹君便长期租用一只大花船,取名“紫洞庭”,邀大家一同上船游弋在珠江之中,清风指襟,款款清淡,大有同舟共济之慨。
由于张竹君在社会上的影响,许多妻妾成群的男人都怕她。张竹君大名鼎鼎,据说有一女子连路遇劫匪时,报出张竹君的名号,歹徒都竟然敛容正色,鞠躬而退。
李经述听说张竹君的事迹后,大加赞赏,使得张竹君的名气更加响亮。李经述还提议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妇女节,这一提议获得国会通过。后来,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效仿,这一天就成了国际妇女节。
☆、第259章 上海交际花案(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