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153节(2 / 7)
南边的那些大世家为何要比他们这些人豪富上许多,这其中的缘故在座的无人不知,便是他们也都忍不住悄悄在里头分了杯羹,一旦开海会迎来什么,他们自是心知肚明。
但建昭帝的身体已到强弩之末,晋王的身子能不能活过建昭帝也未可知,秦王便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天子了。即便那银子再吸引人,能坐进内阁值房的也都不是会将眼前利益看在眼里的。而且郎行宽改任闽浙,直隶和山东就要让出来了,这上头就又有文章可做了。
因此李显壬的提议几乎没人反对,而宋旭涛除了在心里骂李显壬是个老狐狸,一个吏部尚书衔怕是将郎行宽的不满也都给消解了,不过他的身体怕也撑不到郎行宽进内阁那天了,所以别说是一个吏部尚书,便是内阁首辅,与他也没多少关系了,“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就照李相的意思拟旨吧,”
……
李庭兰也很佩服祖父的这神来之笔,这样一来,最有可能和高英相争的郎行宽就被一竿子支到福建去了,而且他还会去的心甘情愿,毕竟从楚琙的信上也能看出来,郎行宽是个能任事敢任事的人,所以若他能将福建的乱局理顺了,将来回到京城做个吏部尚书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她对这些朝堂上的事也只是听李显壬和她说一说,如今的她也给不了太多的意见,毕竟这些都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倒是晋王这次中毒,她得到的消息,晋王的情况应该比叶茉那次中毒要严重许多,如今的晋王连稍硬一些的食物都不能用,每日就靠些温热的流食续命,李庭兰听到这些还是挺痛快的,凭他的身体状况,现在便是让他做了皇帝,怕也在那个位置上呆不了几日。
李庭兰算是彻底了却了心事,前世发生的一切仿佛真成了故事。那些曾经伤害过的她的人再也不可能伤害到她。而她只需要安心的做她自己喜欢的事便好。
她努力回忆着谢寒雨前世的一些利民措施,还有这些章节下面的那些相关评论,她没有接受过现代社会的教育,许多东西她看了也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她对能创造出自己所在世界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所以她便将自己能记下来的东西一点点去尝试着试行。比如已经在她的庄子里推行的间耕套作。
还有谢寒雨曾经主张开设的慈幼局。李庭兰将李伍请过来问了,原来他们原本就有这样的地方,只是因为这些善堂并不是官府设立,里面不但条件极差,幼童们的温饱不能得到保障,甚至还会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还有谢寒雨说的让女孩子都读书甚至可以和男人一样出仕。李庭兰觉得出仕还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妇人在外做工在大晋还是能见到的。只是她们一般都是生计所迫,做的也是都是些粗使活计,也得不到世人的尊重。
所以李庭兰和何氏商量之后,以何氏的名义在郊外开了个慈幼堂,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她准备将这些女孩子们养大,再教她们读书和一些谋生的技能。大不了将来都留在李家名下的产业里做事就好。
李庭兰不敢有什么凭一己之力改变历史颠覆世人认知的思想,她只想尽自己所能,能帮一个是一个,也不枉重回这世间一趟。
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
↑返回顶部↑
但建昭帝的身体已到强弩之末,晋王的身子能不能活过建昭帝也未可知,秦王便是板上钉钉的未来天子了。即便那银子再吸引人,能坐进内阁值房的也都不是会将眼前利益看在眼里的。而且郎行宽改任闽浙,直隶和山东就要让出来了,这上头就又有文章可做了。
因此李显壬的提议几乎没人反对,而宋旭涛除了在心里骂李显壬是个老狐狸,一个吏部尚书衔怕是将郎行宽的不满也都给消解了,不过他的身体怕也撑不到郎行宽进内阁那天了,所以别说是一个吏部尚书,便是内阁首辅,与他也没多少关系了,“既然你们都不反对,那就照李相的意思拟旨吧,”
……
李庭兰也很佩服祖父的这神来之笔,这样一来,最有可能和高英相争的郎行宽就被一竿子支到福建去了,而且他还会去的心甘情愿,毕竟从楚琙的信上也能看出来,郎行宽是个能任事敢任事的人,所以若他能将福建的乱局理顺了,将来回到京城做个吏部尚书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她对这些朝堂上的事也只是听李显壬和她说一说,如今的她也给不了太多的意见,毕竟这些都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
倒是晋王这次中毒,她得到的消息,晋王的情况应该比叶茉那次中毒要严重许多,如今的晋王连稍硬一些的食物都不能用,每日就靠些温热的流食续命,李庭兰听到这些还是挺痛快的,凭他的身体状况,现在便是让他做了皇帝,怕也在那个位置上呆不了几日。
李庭兰算是彻底了却了心事,前世发生的一切仿佛真成了故事。那些曾经伤害过的她的人再也不可能伤害到她。而她只需要安心的做她自己喜欢的事便好。
她努力回忆着谢寒雨前世的一些利民措施,还有这些章节下面的那些相关评论,她没有接受过现代社会的教育,许多东西她看了也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她对能创造出自己所在世界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种盲目的信任,所以她便将自己能记下来的东西一点点去尝试着试行。比如已经在她的庄子里推行的间耕套作。
还有谢寒雨曾经主张开设的慈幼局。李庭兰将李伍请过来问了,原来他们原本就有这样的地方,只是因为这些善堂并不是官府设立,里面不但条件极差,幼童们的温饱不能得到保障,甚至还会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还有谢寒雨说的让女孩子都读书甚至可以和男人一样出仕。李庭兰觉得出仕还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妇人在外做工在大晋还是能见到的。只是她们一般都是生计所迫,做的也是都是些粗使活计,也得不到世人的尊重。
所以李庭兰和何氏商量之后,以何氏的名义在郊外开了个慈幼堂,收养被人遗弃的女婴,她准备将这些女孩子们养大,再教她们读书和一些谋生的技能。大不了将来都留在李家名下的产业里做事就好。
李庭兰不敢有什么凭一己之力改变历史颠覆世人认知的思想,她只想尽自己所能,能帮一个是一个,也不枉重回这世间一趟。
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