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147节(6 / 7)
父亲生的就不起眼,那世孙周晟又能是个多出色的?
“敢情皇上这还是在为雍和着想了?”郭太后冷笑一声,“哀家是不是要让方皇后带着雍和过来谢恩啊?熙和小小年纪跟着她那个上不得台面的母妃真的一点儿好的没学着,净跟着她学怎么抢男人了!”
“太后,熙和到底是朕的女儿!”建昭帝听不下去了,粗声打断郭太后的话,“左右朕的圣旨已下,总不能再让她们姐妹换过来,太后说个别的章程吧。”
郭太后怒视建昭帝半天,失望道,“你真是哀家的好儿子,罢了,那就请皇上再下一道圣旨,将雍和赐婚给甘肃总兵宁弘泽第四子宁文仪,雍和公主的的公主府和婚事一切要按嫡出公主的仪制来。”
甘肃总兵宁弘泽?建昭帝眉心微跳,“太后这是一早就看好人选了?”他严重怀疑这才是郭太后真正的目标,而且楚琙可是去陕甘赈过灾的,难道这是他们暗中的协定?
郭太后呷了口盏中的茶,“皇上不用想那么多,哀家暗中挑驸马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全大晋能配得上两位公主年轻公子哀家这里都有名单。选宁文仪不过是想着宁家豪富,宁文仪又是嫡幼子,家中偏宠却又不需要承继家业,而他上头的哥哥们也争气,宁家不需要他多有出息。”
她知道建昭帝不信这些理由,“皇上若不放心,就将这两人换上一换,雍和还嫁到金陵去,宁文仪尚熙和公主。”
她又是一连冷笑,“皇上也说了,都是你的女儿,总不能两个嫁的人家相差太多吧?”
建昭帝不说话了,从眼前看,当然是甘肃宁家更好,对晋王更有利,但从长远来看,一个王爵才是女儿最大的实惠。而且他也不是真正的不将这个恩亲亲府放在眼里,基本的情况金陵知府还是会每年都报上来的。
这周家虽然无人出仕,但经商却是一把好手,甚至有一支船队悄悄出海做洋货生意,最不缺的就是钱。而且有恩亲王这个郡王爵位在,整个江南也没人敢去为难他家。
“为什么非要是宁文仪?朕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才名,”建昭帝胖脸上都是狐疑,“宋恒臣家的幼子听说也颇有些才华。”
郭太后毫不掩饰脸上的嘲讽之色,“哀家和皇上打个赌,咱们现在说要让宋旭涛之子尚主,明天宋家就能让皇上听到他儿子已经定亲的消息。”
“要不咱们赌一赌?若是哀家赢了,还是雍和公主嫁到金陵去,其实熙和那个脾气,留在京里咱们还放心些,嫁到金陵去,万一有什么闪失,皇上也是鞭长莫及。”
建昭帝自然不会和郭太后赌,虽然大晋不禁驸马在朝为官,但历朝历代的旧习是很难改的,那些做了驸马的男人会被人认为是靠了女人的裙带才得到的高位。
武将们还罢了,在那群心眼儿又多又小的文官那里,做了驸马便像是对女人低头了一样,会被无声的排挤和疏远。所以六部大员除非儿子极不争气,不然是绝不会让子弟尚主的。
↑返回顶部↑
“敢情皇上这还是在为雍和着想了?”郭太后冷笑一声,“哀家是不是要让方皇后带着雍和过来谢恩啊?熙和小小年纪跟着她那个上不得台面的母妃真的一点儿好的没学着,净跟着她学怎么抢男人了!”
“太后,熙和到底是朕的女儿!”建昭帝听不下去了,粗声打断郭太后的话,“左右朕的圣旨已下,总不能再让她们姐妹换过来,太后说个别的章程吧。”
郭太后怒视建昭帝半天,失望道,“你真是哀家的好儿子,罢了,那就请皇上再下一道圣旨,将雍和赐婚给甘肃总兵宁弘泽第四子宁文仪,雍和公主的的公主府和婚事一切要按嫡出公主的仪制来。”
甘肃总兵宁弘泽?建昭帝眉心微跳,“太后这是一早就看好人选了?”他严重怀疑这才是郭太后真正的目标,而且楚琙可是去陕甘赈过灾的,难道这是他们暗中的协定?
郭太后呷了口盏中的茶,“皇上不用想那么多,哀家暗中挑驸马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全大晋能配得上两位公主年轻公子哀家这里都有名单。选宁文仪不过是想着宁家豪富,宁文仪又是嫡幼子,家中偏宠却又不需要承继家业,而他上头的哥哥们也争气,宁家不需要他多有出息。”
她知道建昭帝不信这些理由,“皇上若不放心,就将这两人换上一换,雍和还嫁到金陵去,宁文仪尚熙和公主。”
她又是一连冷笑,“皇上也说了,都是你的女儿,总不能两个嫁的人家相差太多吧?”
建昭帝不说话了,从眼前看,当然是甘肃宁家更好,对晋王更有利,但从长远来看,一个王爵才是女儿最大的实惠。而且他也不是真正的不将这个恩亲亲府放在眼里,基本的情况金陵知府还是会每年都报上来的。
这周家虽然无人出仕,但经商却是一把好手,甚至有一支船队悄悄出海做洋货生意,最不缺的就是钱。而且有恩亲王这个郡王爵位在,整个江南也没人敢去为难他家。
“为什么非要是宁文仪?朕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才名,”建昭帝胖脸上都是狐疑,“宋恒臣家的幼子听说也颇有些才华。”
郭太后毫不掩饰脸上的嘲讽之色,“哀家和皇上打个赌,咱们现在说要让宋旭涛之子尚主,明天宋家就能让皇上听到他儿子已经定亲的消息。”
“要不咱们赌一赌?若是哀家赢了,还是雍和公主嫁到金陵去,其实熙和那个脾气,留在京里咱们还放心些,嫁到金陵去,万一有什么闪失,皇上也是鞭长莫及。”
建昭帝自然不会和郭太后赌,虽然大晋不禁驸马在朝为官,但历朝历代的旧习是很难改的,那些做了驸马的男人会被人认为是靠了女人的裙带才得到的高位。
武将们还罢了,在那群心眼儿又多又小的文官那里,做了驸马便像是对女人低头了一样,会被无声的排挤和疏远。所以六部大员除非儿子极不争气,不然是绝不会让子弟尚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