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140节(4 / 7)
建昭帝不认为内阁另几位谁能压服得了李显壬。年富力强又颇有手段的朗行宽,他还得让他继续坐镇江浙才能安心。
“你再看看那些公府侯府,又有哪家能帮得上你?”建昭帝想从矮子里拔个高个儿都硬是没找出来,这个时候他有些埋怨自己的先祖们,将那些老牌勋亲们收拾的太狠了,等到他想用的人的时候,举目四顾,居然找不到一家能为他效力的。
李庭兰晋王是真的怕了,而兵部尚书顾有志根本没有女儿,安延勋倒是有,但他一个刑部尚书又能帮自己多少?闻渊听说是郭太后推荐的,丁思亲的女儿长的和他差不多。
至于左都御史,大理寺卿这些人,有一个宋旭涛在前头一家独大,这些位虽然都在九卿之列,其实权力远不如先帝时期。
至于九边总兵,晋王有些懊恼,他自恃是皇上最宠爱的儿子,根本不将那些武夫们看在眼里。他们入京叙职时但凡遇见,他也从不假辞色,现在这些人到底功绩势力和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他是一概不知。
建昭帝见晋王迟迟不语,道,“你能想到的,朕都已经替你想到了,如今宗氏女是你最好的选择,你也不要小看了宗良,福建虽远在千里之外,但这朝廷里也不是没有宗良的人,有朕在,再有他的支持,你将来未必就不能稳住朝纲。即便有个万一,你往福建去,到时候凭着宗良手中的兵权,也可一路向北,和秦王一争。”
晋王没想到建昭帝连最坏的打算都想好了,不由大为感动,“父皇,儿子愧对父皇的爱重,儿子再也不会了。”
建昭帝算是看清楚了,这个儿子小聪明足够,大智慧没有。但让他将皇位传给一心置于死地的楚琙,是绝无可能的,建昭帝觉得一旦楚琙登上皇位,头一个要清算的就是自己,到时候还不知道史官们会怎么写自己这个“大行皇帝”呢。
只怕连谥号他都不会给自己选个好的。
而小儿子楚珣,那就是个没脑子的,更不用说方皇后也是他厌极了的女人,又蠢又贪,让他将江山交到楚珣手里,他如何能放心?没得还会被楚琙给抢过去。
建昭帝内心还有一个执拗的想法,宣诚太子中宫嫡长,深得先帝信重又如何,天命不站在他那边,便是当了二十年太子,也照样登不上皇位。而他这个备受冷落靠着母妃巴结讨好朱太后才得已存活的皇子,却笑到了最后。那是不是说他才是真龙天子?
那他的选择是不是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他现在做的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第167章
晋王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既然建昭帝都为他考虑好了,也明说了要将皇位传给他,他便干净利索的叩谢皇恩。又在建昭帝跟前嘘寒问暖的一番,才小心翼翼的退了出来直奔揽秀宫去了。
↑返回顶部↑
“你再看看那些公府侯府,又有哪家能帮得上你?”建昭帝想从矮子里拔个高个儿都硬是没找出来,这个时候他有些埋怨自己的先祖们,将那些老牌勋亲们收拾的太狠了,等到他想用的人的时候,举目四顾,居然找不到一家能为他效力的。
李庭兰晋王是真的怕了,而兵部尚书顾有志根本没有女儿,安延勋倒是有,但他一个刑部尚书又能帮自己多少?闻渊听说是郭太后推荐的,丁思亲的女儿长的和他差不多。
至于左都御史,大理寺卿这些人,有一个宋旭涛在前头一家独大,这些位虽然都在九卿之列,其实权力远不如先帝时期。
至于九边总兵,晋王有些懊恼,他自恃是皇上最宠爱的儿子,根本不将那些武夫们看在眼里。他们入京叙职时但凡遇见,他也从不假辞色,现在这些人到底功绩势力和在皇上心里的地位,他是一概不知。
建昭帝见晋王迟迟不语,道,“你能想到的,朕都已经替你想到了,如今宗氏女是你最好的选择,你也不要小看了宗良,福建虽远在千里之外,但这朝廷里也不是没有宗良的人,有朕在,再有他的支持,你将来未必就不能稳住朝纲。即便有个万一,你往福建去,到时候凭着宗良手中的兵权,也可一路向北,和秦王一争。”
晋王没想到建昭帝连最坏的打算都想好了,不由大为感动,“父皇,儿子愧对父皇的爱重,儿子再也不会了。”
建昭帝算是看清楚了,这个儿子小聪明足够,大智慧没有。但让他将皇位传给一心置于死地的楚琙,是绝无可能的,建昭帝觉得一旦楚琙登上皇位,头一个要清算的就是自己,到时候还不知道史官们会怎么写自己这个“大行皇帝”呢。
只怕连谥号他都不会给自己选个好的。
而小儿子楚珣,那就是个没脑子的,更不用说方皇后也是他厌极了的女人,又蠢又贪,让他将江山交到楚珣手里,他如何能放心?没得还会被楚琙给抢过去。
建昭帝内心还有一个执拗的想法,宣诚太子中宫嫡长,深得先帝信重又如何,天命不站在他那边,便是当了二十年太子,也照样登不上皇位。而他这个备受冷落靠着母妃巴结讨好朱太后才得已存活的皇子,却笑到了最后。那是不是说他才是真龙天子?
那他的选择是不是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他现在做的就是要证明这一点。
第167章
晋王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既然建昭帝都为他考虑好了,也明说了要将皇位传给他,他便干净利索的叩谢皇恩。又在建昭帝跟前嘘寒问暖的一番,才小心翼翼的退了出来直奔揽秀宫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