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 第111节(2 / 7)
而宋旭涛看完那封简短的密信,一口气没上来便直接倒在了地上!
与宋旭涛对坐办公的李显壬被吓了一跳,但他也不是没经过事的年轻人,立时叫人去请太医,自己则领着值房的属官亲自将宋昭涛给搀扶到窗边的榻上。等看到宋旭涛唇边沁出来的血丝,李显壬心中咯噔一下,他不动声色的退后两步,移到宋旭涛的书案前,低头匆匆一扫案上摆着的书信。
虽然只扫到几个字,李显壬也惊立当场,他顾不得榻上的宋旭涛,大声道,“有没有从西安报过来的折子?都拿过来!”
朝廷的事历来都是瞒上不瞒下,陕西的旱情也就建昭帝知道很严重,其他人心里清楚陕西一众官员是在玩什么把戏,而这些把戏,从底上升上来的部堂高官们,便是当年没玩过。那也是见过或者听过的。怎么西安就真的激起民乱了呢?
而且那些暴民还冲进了西安城,不但烧杀劫掠,还屠了布政使司全衙门的官员?
李显壬此刻也是头晕目眩的,见没人送折子过来,他急的跳脚骂人,“怎么回事?折子呢?”
值房的属官从来没见过向来最好说话的次辅竟然为几份折子动了真怒,“李相,”他一指手边一摞折子,“这些都是西安那边前两日报过来的,但这两日那边没什么消息过来,真的,我们都找过了。”
李显壬深吸口气,沉声道,“派人往官驿那边去问,一路向西,越快越好!”
宋旭涛刚才是收到侄子陨命的消息又急又痛才会厥了过去,这会儿他已经醒了过来。但侄子没了,他有一种整个人被掏空的感觉,连睁眼的力气和心情都没有了。
宋旭涛是将侄子当接班人培养的。即便他不能像自己一样得新帝青睐偏重,以后入内阁成首辅,但有他现在给宋硒打的基础,和自己对秦王的支持,宋硒做个总督应该问题不大。
他在西安做的行事宋旭涛也是知道的,大权独揽一言九鼎,但宋旭涛没当回事,因为他在内阁也是这样的,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勇于任事,与其事事和人商量浪费时间精力,不如自己直接发号施令更有效率。
当然他也知道这次的所谓灾情和侄子脱不了关系。他是挺生气的,觉得侄子没必要这么做,在他看来,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够用就行,权力才是男人的第一追求,侄子要是老这么干,就会因小失大。为此他还写信痛斥了宋硒,责令他不许有下次。
大晋的规矩,地主报灾之后朝廷不仅会拨发赈济钱粮,还会减免受灾地区的徭役和赋税。但宋硒在甘肃出现旱情之后,也跟着报了旱灾。但知道官府往上报灾的只是陕西官场。
这样他们就可以联手将扣下来的税银和粮食收到自己手里。
做到这一步他还犹不足意,对当地百姓的说辞则是与甘肃相邻的州县同样闹起了旱灾,但国库空虚朝廷无力拨发钱粮,只能由当地官府自己组织赈灾。再以此为理由逼着当地富户纳捐。
↑返回顶部↑
与宋旭涛对坐办公的李显壬被吓了一跳,但他也不是没经过事的年轻人,立时叫人去请太医,自己则领着值房的属官亲自将宋昭涛给搀扶到窗边的榻上。等看到宋旭涛唇边沁出来的血丝,李显壬心中咯噔一下,他不动声色的退后两步,移到宋旭涛的书案前,低头匆匆一扫案上摆着的书信。
虽然只扫到几个字,李显壬也惊立当场,他顾不得榻上的宋旭涛,大声道,“有没有从西安报过来的折子?都拿过来!”
朝廷的事历来都是瞒上不瞒下,陕西的旱情也就建昭帝知道很严重,其他人心里清楚陕西一众官员是在玩什么把戏,而这些把戏,从底上升上来的部堂高官们,便是当年没玩过。那也是见过或者听过的。怎么西安就真的激起民乱了呢?
而且那些暴民还冲进了西安城,不但烧杀劫掠,还屠了布政使司全衙门的官员?
李显壬此刻也是头晕目眩的,见没人送折子过来,他急的跳脚骂人,“怎么回事?折子呢?”
值房的属官从来没见过向来最好说话的次辅竟然为几份折子动了真怒,“李相,”他一指手边一摞折子,“这些都是西安那边前两日报过来的,但这两日那边没什么消息过来,真的,我们都找过了。”
李显壬深吸口气,沉声道,“派人往官驿那边去问,一路向西,越快越好!”
宋旭涛刚才是收到侄子陨命的消息又急又痛才会厥了过去,这会儿他已经醒了过来。但侄子没了,他有一种整个人被掏空的感觉,连睁眼的力气和心情都没有了。
宋旭涛是将侄子当接班人培养的。即便他不能像自己一样得新帝青睐偏重,以后入内阁成首辅,但有他现在给宋硒打的基础,和自己对秦王的支持,宋硒做个总督应该问题不大。
他在西安做的行事宋旭涛也是知道的,大权独揽一言九鼎,但宋旭涛没当回事,因为他在内阁也是这样的,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就应该勇于任事,与其事事和人商量浪费时间精力,不如自己直接发号施令更有效率。
当然他也知道这次的所谓灾情和侄子脱不了关系。他是挺生气的,觉得侄子没必要这么做,在他看来,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够用就行,权力才是男人的第一追求,侄子要是老这么干,就会因小失大。为此他还写信痛斥了宋硒,责令他不许有下次。
大晋的规矩,地主报灾之后朝廷不仅会拨发赈济钱粮,还会减免受灾地区的徭役和赋税。但宋硒在甘肃出现旱情之后,也跟着报了旱灾。但知道官府往上报灾的只是陕西官场。
这样他们就可以联手将扣下来的税银和粮食收到自己手里。
做到这一步他还犹不足意,对当地百姓的说辞则是与甘肃相邻的州县同样闹起了旱灾,但国库空虚朝廷无力拨发钱粮,只能由当地官府自己组织赈灾。再以此为理由逼着当地富户纳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