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659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泽并没有催促林良珺,因为他很清楚,战争到了这个规模后,大部分时候都变成了很无聊的拉锯战。

  一些极端的参谋,甚至提出如今决定战争的就是炮弹的多寡,比拼的就是谁的炮弹先用光。

  苏泽并不完全赞同这种极端的思想,毕竟打仗还是要靠人的,炮弹不会自己飞到敌人的阵地上去。

  不过这种说法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双方炮弹都还没耗尽的时候,步兵冲锋毫无意义,前线比拼的就是谁的火炮更猛一点。

  在确定敌方炮弹储备没有大幅度下降之前,互射消耗是对东南有利的选择,毕竟明廷的工业能力是远不如东南的。

  不过火炮对射也不能说战争不残酷,围绕着济州城和徐州之间的地带,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虽然这些日子以来,战线犬牙交错依然维持和开战时候差不多的样子,但是每天战线都会有微小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就是双方在争夺一个个制高点和战略要地,这些拉锯点的土地上都染满了鲜血。

  这些伤亡会在战报上变成一个个数字,但是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他们是儿子、丈夫和父亲。

  苏泽拿起笔,再次给陆军部下令,对于所有阵亡将士都需要立刻统计清点,通知他们的家里,并且由当地官府的主要官员亲自送达阵亡消息,并且送上慰问。

  第678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

  抚恤不是给亡者,而是给生者看的。

  历朝历代平衡文武的问题,都是执政者需要思考的大问题。

  如果过于强调文官的地位,会导致国家文弱而失去军事上的竞争力,宋和后期的明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有人才都涌去读书了,当兵反而成了耻辱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当兵了,军队也没办法召到人才了。

  虽然从东南建立以来,苏泽就一直在建立一支纪律好的军队,但是如今随着东南的版图扩张,同样出现了重文的风气。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明廷三百年来科举,再加上之前历史上重文教的风气,不是这短短几年就能改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