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8章(2 / 3)
李世民苦笑一声,“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他背着手望着夜空,长长叹息一声,“就算夺位成功,可是当亡国之君,又有何意义?”
就在这时,一名报信骑兵疾速奔来,片刻奔至城下大喊:“我是太子殿下派兵给秦王送信,请速速开门!”
不多时,几名士兵将报信兵带上城头,来到李世民面前,报信兵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李世民,“太子殿下的紧急信件请秦王一先……”
李世民接过信件打开,一名亲兵点燃了火把,照亮信件,李世民看了一遍,脸上止不住地冷笑,事到如今,齐王还是紧捏军权不放,看来他是很希望自己回京了,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他吧!
李世民不再有疑虑,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集结,立刻返回长安。”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八十八章 隋唐大战(十八)
浅水原之战结束后,杨元庆并没有立刻挥师南下,而是让军队休整两日,他很清楚长安发生的内讧。
如果隋军逼得太紧,反而会使三兄弟齐心御敌,如果稍微松一松,那么他们的内讧必将爆发,这样一来,他最后夺取长安,也就不用太费多大的周折。
杨元庆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北线十万大军,东线十五万军队,还有西线的十万隋军也突破了大震关,杀进了扶风郡,向长安进发,还有南线的五万整编后隋军也封锁了所有的南下通道,即将有三十五万大军兵困长安,不管唐军再怎么折腾,都大势已去。
此时隋军大营也离开了浅水原,正缓缓沿着泾水河谷南下,最终驻扎在距离新平县约十五里的一片河谷旷野中。
两更时分,刚刚入睡的杨元庆被亲兵叫醒了,“殿下!殿下!”
杨元庆坐起身问道:“什么事?”
“斥候传来情报,新平县的唐军已经向南撤离了,牛将军请示殿下,要不要集结军队?”
杨元庆起身走出大帐,只见牛进达和几名斥候正站在帐外等候命令,见杨元庆出来,牛进达立刻上前禀报,“启禀殿下,唐军正在撤离新平县,我们是否追击?”
↑返回顶部↑
他背着手望着夜空,长长叹息一声,“就算夺位成功,可是当亡国之君,又有何意义?”
就在这时,一名报信骑兵疾速奔来,片刻奔至城下大喊:“我是太子殿下派兵给秦王送信,请速速开门!”
不多时,几名士兵将报信兵带上城头,来到李世民面前,报信兵取出一封信,双手呈给李世民,“太子殿下的紧急信件请秦王一先……”
李世民接过信件打开,一名亲兵点燃了火把,照亮信件,李世民看了一遍,脸上止不住地冷笑,事到如今,齐王还是紧捏军权不放,看来他是很希望自己回京了,既然如此,那就成全他吧!
李世民不再有疑虑,立刻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集结,立刻返回长安。”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八十八章 隋唐大战(十八)
浅水原之战结束后,杨元庆并没有立刻挥师南下,而是让军队休整两日,他很清楚长安发生的内讧。
如果隋军逼得太紧,反而会使三兄弟齐心御敌,如果稍微松一松,那么他们的内讧必将爆发,这样一来,他最后夺取长安,也就不用太费多大的周折。
杨元庆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北线十万大军,东线十五万军队,还有西线的十万隋军也突破了大震关,杀进了扶风郡,向长安进发,还有南线的五万整编后隋军也封锁了所有的南下通道,即将有三十五万大军兵困长安,不管唐军再怎么折腾,都大势已去。
此时隋军大营也离开了浅水原,正缓缓沿着泾水河谷南下,最终驻扎在距离新平县约十五里的一片河谷旷野中。
两更时分,刚刚入睡的杨元庆被亲兵叫醒了,“殿下!殿下!”
杨元庆坐起身问道:“什么事?”
“斥候传来情报,新平县的唐军已经向南撤离了,牛将军请示殿下,要不要集结军队?”
杨元庆起身走出大帐,只见牛进达和几名斥候正站在帐外等候命令,见杨元庆出来,牛进达立刻上前禀报,“启禀殿下,唐军正在撤离新平县,我们是否追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