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2 / 2)
李建成便沉声建议道:“父皇,儿臣推荐礼部尚书杨恭仁率军去援救荆襄,杨尚书文武全才,用兵极有谋略,让他协助荆王,儿臣认为最为合适。”
萧瑀也笑道:“陛下,臣赞成太子的提议,杨尚书当年参与灭杨玄感之乱,以数千军击溃贼众数万人,早在凉州为太守时,率领官兵平定河西走廊上的马匪,威名远扬,让他为荆王副将,我认为比较合适。”
李渊却有想法,他当然知道杨恭仁文武全才,但他的兄弟杨师道可是隋朝的相国,有传闻说他的妹妹就是杨元庆侧妃,让他当副将,李渊并不是很放心。
不过他也明白李建成的心思,让世民带军去援助,必然会形成两强并立局面,尤其李孝恭还背叛了次子世民,他们两人之间恐怕很难配合默契,而李神通、李孝基之流又比较平庸。
其实李渊早有了想法,杨恭仁虽然不错,但绝不能为援军主将,他的目光投向了柴绍,笑了笑,便徐徐对众人道:“朕的想法是,由柴大将军为援军主将、杨尚书为副将,以荆王为行军元帅,统揽荆襄战局,各位爱卿可有意见?”
这个方案比较中庸,等于是把杨恭仁放在第三位,柴绍为人圆滑,善于协调各种关系,他能配合荆王的指挥,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协的方案,众人都点头认可。
连李世民也没有反对,他本人并不想去荆襄,他的军队在关中,在大唐生死危亡的关头,他应该镇守关中才对。 ↑返回顶部↑
萧瑀也笑道:“陛下,臣赞成太子的提议,杨尚书当年参与灭杨玄感之乱,以数千军击溃贼众数万人,早在凉州为太守时,率领官兵平定河西走廊上的马匪,威名远扬,让他为荆王副将,我认为比较合适。”
李渊却有想法,他当然知道杨恭仁文武全才,但他的兄弟杨师道可是隋朝的相国,有传闻说他的妹妹就是杨元庆侧妃,让他当副将,李渊并不是很放心。
不过他也明白李建成的心思,让世民带军去援助,必然会形成两强并立局面,尤其李孝恭还背叛了次子世民,他们两人之间恐怕很难配合默契,而李神通、李孝基之流又比较平庸。
其实李渊早有了想法,杨恭仁虽然不错,但绝不能为援军主将,他的目光投向了柴绍,笑了笑,便徐徐对众人道:“朕的想法是,由柴大将军为援军主将、杨尚书为副将,以荆王为行军元帅,统揽荆襄战局,各位爱卿可有意见?”
这个方案比较中庸,等于是把杨恭仁放在第三位,柴绍为人圆滑,善于协调各种关系,他能配合荆王的指挥,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协的方案,众人都点头认可。
连李世民也没有反对,他本人并不想去荆襄,他的军队在关中,在大唐生死危亡的关头,他应该镇守关中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