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1 / 3)
“那他怎么说?”
“他说刚开始有弟兄建议洗劫沈家时,李猪儿否决了这个建议,就是因为沈家和侧妃有关系,李猪儿害怕隋朝不饶他,不过就在灭门那天下午,李猪儿忽然把众人召集起来,说要对沈家下手,这个蒋八郎就怀疑,是有人和李猪儿接触过了。”
杨元庆点点头,任何事情都会有蛛丝马迹,只要肯去挖掘,多少都会有收获,那个吴郡太守看来是不想惹事上身,才做一本糊涂帐。
“是什么人和李猪儿接触过,蒋八郎知道吗?或者说他能猜测到什么端倪?”
沈兴叹息一声,脸上露出沮丧之色,“卑职也反复追问他,甚至严刑逼供,他确实不知,而且李猪儿前前后后确实接了几票生意,都是他独来独往,没有任何随从,甚至他去哪里谈生意都不知道,李猪儿一死,这件事谁也不知道了,包括李猪儿的一个女人,也一并被杀了,找到这些心腹亲兵,也没有线索,这件事如果是有人委托,那么这个委托人做得非常隐秘,没有一点漏洞,蒋八郎怀疑,可能连李猪儿都不知道真正委托他的人是谁?”
杨元庆背手走了几步,虽然他对这个案子很有兴趣,但关键是,他没有时间在江南继续呆下去了,荆襄那边的战役已经迫在眉睫。
而且他也没有精力去追查沈家灭门这件事小事,连吴郡太守都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更何况他杨元庆。
想到这,杨元庆便吩咐道:“你再呆三天,如果三天内查得出,就查下去,如果查不出,就直接去江宁上任。”
沈光被任命为江南东道总管,整编三万降军镇守江南,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沈家之事了。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二十八章 迁都试探
夕阳西下,紫红色的晚霞洒在太极宫金黄色的穹顶之上,琉璃瓦上闪烁着一种瑰丽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帝国的最后辉煌。
御书房里很安静,窗帘已经拉上大半,晚霞从窗缝里射入,将整个东墙染成了紫色。
李渊坐在御案后,仿佛老僧入定一般,也不知道他这样坐了多久,一个时辰还是半个时辰?
他是被一个消息击倒了,在他御案上放着从襄阳送来的一条鹰信,细长的纸条上是李孝恭的亲笔书信,就短短的一行字,‘李密已被隋军剿灭,杨元庆在江南。’
这个消息从彻底使李渊南北分治的梦想破灭了,从长安城破之时起,他便考虑迁都南方,巴蜀或者襄阳,和隋朝实施南北分治。
↑返回顶部↑
“他说刚开始有弟兄建议洗劫沈家时,李猪儿否决了这个建议,就是因为沈家和侧妃有关系,李猪儿害怕隋朝不饶他,不过就在灭门那天下午,李猪儿忽然把众人召集起来,说要对沈家下手,这个蒋八郎就怀疑,是有人和李猪儿接触过了。”
杨元庆点点头,任何事情都会有蛛丝马迹,只要肯去挖掘,多少都会有收获,那个吴郡太守看来是不想惹事上身,才做一本糊涂帐。
“是什么人和李猪儿接触过,蒋八郎知道吗?或者说他能猜测到什么端倪?”
沈兴叹息一声,脸上露出沮丧之色,“卑职也反复追问他,甚至严刑逼供,他确实不知,而且李猪儿前前后后确实接了几票生意,都是他独来独往,没有任何随从,甚至他去哪里谈生意都不知道,李猪儿一死,这件事谁也不知道了,包括李猪儿的一个女人,也一并被杀了,找到这些心腹亲兵,也没有线索,这件事如果是有人委托,那么这个委托人做得非常隐秘,没有一点漏洞,蒋八郎怀疑,可能连李猪儿都不知道真正委托他的人是谁?”
杨元庆背手走了几步,虽然他对这个案子很有兴趣,但关键是,他没有时间在江南继续呆下去了,荆襄那边的战役已经迫在眉睫。
而且他也没有精力去追查沈家灭门这件事小事,连吴郡太守都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更何况他杨元庆。
想到这,杨元庆便吩咐道:“你再呆三天,如果三天内查得出,就查下去,如果查不出,就直接去江宁上任。”
沈光被任命为江南东道总管,整编三万降军镇守江南,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过问沈家之事了。
卷二十 长风破浪会有时 第二十八章 迁都试探
夕阳西下,紫红色的晚霞洒在太极宫金黄色的穹顶之上,琉璃瓦上闪烁着一种瑰丽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帝国的最后辉煌。
御书房里很安静,窗帘已经拉上大半,晚霞从窗缝里射入,将整个东墙染成了紫色。
李渊坐在御案后,仿佛老僧入定一般,也不知道他这样坐了多久,一个时辰还是半个时辰?
他是被一个消息击倒了,在他御案上放着从襄阳送来的一条鹰信,细长的纸条上是李孝恭的亲笔书信,就短短的一行字,‘李密已被隋军剿灭,杨元庆在江南。’
这个消息从彻底使李渊南北分治的梦想破灭了,从长安城破之时起,他便考虑迁都南方,巴蜀或者襄阳,和隋朝实施南北分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