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具体做起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任人唯亲,刚愎自用,心怀猜忌,才俊之人一概不用,裴寂、封德彝这等吹嘘拍马之人却得高用,正因为如此,这个人才屡战屡败,干什么都失败,仅靠一点老本度日,把好好的一个帝国毁掉了。

  唐朝不就是这样一天天走向衰落吗?最后民心军心丧尽,众叛亲离。

  窦轨又给自己倒了杯酒,他忍不住再叹息一声,他也知道,独孤家和隋朝已经暗通款曲,给自己寻找后路了,难道窦家也要走这条路吗?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二十四章 窦氏之忧

  “这个大唐,危险了!”

  一声苍老的叹息声从身后传到了窦威耳中,使窦轨微微一怔,他一回头,只见身后的座位上坐着两个老者,大约都在六十岁上下,要了几盘小菜和一壶酒。

  两人都衣着干净整洁,看得出是殷实人家,刚才说话的是一名白须老者,他端起酒杯又叹了口气,“如果朝廷再不痛下决心,我估计明年就撑不过去了。”

  “明年?”另一名老者哼了一声,“要不是突厥南下,我看今年它就撑不过去。”

  窦轨端起酒杯起身,走到两个老者前笑道:“在下姓刘,也是京城人,一个人喝闷酒,我们能不能拼一拼,说说话。”

  两个老者欣然点头,“无妨,这位仁兄坐过来就是。”

  窦轨连忙招手叫伙计把他的酒菜端过去,他又点了几个好菜,对两个老者笑道:“在下朋友不多,很少有人说话,不知两位兄长贵姓?”

  两个老者见窦轨很会为人,也对他有几分好感,白胡老者指指自己笑道:“我姓陈,对面这位姓韦,都是京城人氏。”

  窦轨听说另一个老者姓韦,不由多看了一眼,难道是韦家人,不过韦家重要人物他都认识,估计这位就算是韦家人,也是偏房庶子。

  窦轨和他们坐在一起,是想听听民意,听听长安普通民众对时局的看法,一般最底层人不会管这种事,底层人只管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只要不是乱匪打来,谁坐天下他们不在意。

  大多是有点阅历,有点家境的人才会关心这种军国大事,能来蓝田酒肆喝酒,至少是小户殷实人家,而这样的人,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