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2 / 3)
李世民心急如焚,他很清楚,一旦河西道不保,大唐将失去战马,全军骑兵化的计划将彻底落空,四十万匹战马啊!
他起身去换朝服,走到门口又对房玄龄道:“你去通知一下裴寂,让他也立刻去御书房,事不宜迟,现在就去。”
“殿下,稍等片刻。”房玄龄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
房玄龄小心翼翼提醒他,“殿下一定要坚持清算会宁郡的责任。”
李世民迟疑一下,他知道房玄龄的意思,这次会宁郡惨败是太子的部署,包括河西危机和李神符之死,都是太子一手造成,可以追究太子的责任,虽说是这样,但李世民觉得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
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又提醒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太子要追究这次出兵责任的话……”
李世民点点头,他明白房玄龄的意思,“我知道了,我会看情况而定。”
李世民离开房门,匆匆去了自己的内室。
……
其实事情也不像房玄龄想的那样,没人关心会宁郡之败,在武德殿偏殿内,李渊和五名相国以及太子正在紧急商议会宁郡之败所引发的危机,不过和李世民想的不是一回事,不是想派兵去夺回河西,而是众人在商议和隋朝议和。
“各位爱卿,大唐自从建立之后,战争便一直不绝,朝廷已至崩溃的边缘,民心思定,朕不想再打了,所以要和各位爱卿商议,怎么和隋朝议和,双方罢兵,偃旗息鼓,休养民生。”
陈叔达站起身应和道:“陛下说得极对,微臣走访市井,确实感到民心厌战,现在士气低迷,陛下主张停战是顺应民心和军心之举,臣坚决赞成。”
李渊点点头,又问萧瑀,“萧爱卿的看法呢?”
萧瑀心里明白,李渊说什么都是借口,其实说得浅白一点,他是被杨元庆打怕了,但萧瑀本身也比较反对作战,战争对朝廷负担太重。
↑返回顶部↑
他起身去换朝服,走到门口又对房玄龄道:“你去通知一下裴寂,让他也立刻去御书房,事不宜迟,现在就去。”
“殿下,稍等片刻。”房玄龄叫住了他。
“还有什么事?”
房玄龄小心翼翼提醒他,“殿下一定要坚持清算会宁郡的责任。”
李世民迟疑一下,他知道房玄龄的意思,这次会宁郡惨败是太子的部署,包括河西危机和李神符之死,都是太子一手造成,可以追究太子的责任,虽说是这样,但李世民觉得现在不是内斗的时候。
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又提醒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太子要追究这次出兵责任的话……”
李世民点点头,他明白房玄龄的意思,“我知道了,我会看情况而定。”
李世民离开房门,匆匆去了自己的内室。
……
其实事情也不像房玄龄想的那样,没人关心会宁郡之败,在武德殿偏殿内,李渊和五名相国以及太子正在紧急商议会宁郡之败所引发的危机,不过和李世民想的不是一回事,不是想派兵去夺回河西,而是众人在商议和隋朝议和。
“各位爱卿,大唐自从建立之后,战争便一直不绝,朝廷已至崩溃的边缘,民心思定,朕不想再打了,所以要和各位爱卿商议,怎么和隋朝议和,双方罢兵,偃旗息鼓,休养民生。”
陈叔达站起身应和道:“陛下说得极对,微臣走访市井,确实感到民心厌战,现在士气低迷,陛下主张停战是顺应民心和军心之举,臣坚决赞成。”
李渊点点头,又问萧瑀,“萧爱卿的看法呢?”
萧瑀心里明白,李渊说什么都是借口,其实说得浅白一点,他是被杨元庆打怕了,但萧瑀本身也比较反对作战,战争对朝廷负担太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