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2 / 3)
“殿下,是我!”
李靖放慢了脚步,刚刚才杨元庆的语气里,他能体会到一种失去亲人般的悲伤,李靖能理解杨元庆的哀伤,作为一个体恤士卒主帅,这样惨重的伤亡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战争远远没有结束,李靖慢慢走到杨元庆身旁,低声劝道:“现在还不是伤感的时候,还有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腹地肆虐,还有唐军在趁火打劫,我们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我知道。”
杨元庆的语气变得十分平静,“我要连夜南下,在临走时,我要和他们告别,请求他们原谅我不能送他们入土。”
李靖怔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杨元庆竟然要连夜南下,这时,杨元庆转身走下山丘,向战马走去,远远听他的声音传来,“回大营再说吧!我有很多事情要交代你。”
李靖忽然明白了,杨元庆是要把突厥战役的后事交给自己,他心中一热,快步走下山丘。
风雪中,数百骑兵调转马头,向十几里外的隋军大营奔去,风雪很快便湮没了骑兵的身影,只有在战场上,数千名隋军士兵仍在辨认尸体,将一具具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首搬上了马车。
……
和马邑的暴风雪不同,河东郡也下了两天的大雪,天已经放晴了,一座座村子披上洁白素装,树木变成了臃肿银条,远处一段废弃的长墙像条白脊背的巨蛇,伸向远远的紫红色的朝阳霞光之中,官道两边坎坷不平的洼地和沟渠,被雪填平补齐,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平地。
这里是河东城以北约三十里的五柳镇,正值清晨,官道上行人不断,厚厚的积雪已被踩踏结实,人踩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农,他的马车车轮陷进了沟壑里,五六名年轻的壮小伙正一起帮他抬车,几次都没有成功,引来几个过路年轻少女银铃般的笑声。
远处,一群孩子从村子里奔出,沿着被积雪覆盖的田埂欢笑着向这边奔跑而来,几只家犬跑在最前面。
在雪地里,一群农民正在专注地测量着雪的厚度,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发出内心的喜悦,这是他们渴盼了大半年的瑞雪,这场大雪滋润了极度干涸的土地,使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队五六百人的骑兵从北方疾速奔来,远远便可以看见他们,俨如一条在雪原中奔跑的长长黑线。
↑返回顶部↑
李靖放慢了脚步,刚刚才杨元庆的语气里,他能体会到一种失去亲人般的悲伤,李靖能理解杨元庆的哀伤,作为一个体恤士卒主帅,这样惨重的伤亡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战争远远没有结束,李靖慢慢走到杨元庆身旁,低声劝道:“现在还不是伤感的时候,还有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腹地肆虐,还有唐军在趁火打劫,我们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我知道。”
杨元庆的语气变得十分平静,“我要连夜南下,在临走时,我要和他们告别,请求他们原谅我不能送他们入土。”
李靖怔住了,半晌说不出话来,杨元庆竟然要连夜南下,这时,杨元庆转身走下山丘,向战马走去,远远听他的声音传来,“回大营再说吧!我有很多事情要交代你。”
李靖忽然明白了,杨元庆是要把突厥战役的后事交给自己,他心中一热,快步走下山丘。
风雪中,数百骑兵调转马头,向十几里外的隋军大营奔去,风雪很快便湮没了骑兵的身影,只有在战场上,数千名隋军士兵仍在辨认尸体,将一具具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首搬上了马车。
……
和马邑的暴风雪不同,河东郡也下了两天的大雪,天已经放晴了,一座座村子披上洁白素装,树木变成了臃肿银条,远处一段废弃的长墙像条白脊背的巨蛇,伸向远远的紫红色的朝阳霞光之中,官道两边坎坷不平的洼地和沟渠,被雪填平补齐,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平地。
这里是河东城以北约三十里的五柳镇,正值清晨,官道上行人不断,厚厚的积雪已被踩踏结实,人踩下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坐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老农,他的马车车轮陷进了沟壑里,五六名年轻的壮小伙正一起帮他抬车,几次都没有成功,引来几个过路年轻少女银铃般的笑声。
远处,一群孩子从村子里奔出,沿着被积雪覆盖的田埂欢笑着向这边奔跑而来,几只家犬跑在最前面。
在雪地里,一群农民正在专注地测量着雪的厚度,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发出内心的喜悦,这是他们渴盼了大半年的瑞雪,这场大雪滋润了极度干涸的土地,使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队五六百人的骑兵从北方疾速奔来,远远便可以看见他们,俨如一条在雪原中奔跑的长长黑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