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通过这件事,使李世民深深感到自己在朝廷中势力的薄弱,太子处处以大义信誉自居,使他赢得了近八成朝臣的支持,这出兵河东之争,本来是内部秘密争议,但不知为什么,整个朝野都知道了这件事,大部分朝臣都旗帜鲜明支持太子建成的‘以信立国’,使李世民陷入到极大的被动中,他背上了背信弃义的黑锅。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是太子建成施的手腕,和隋朝的协议是以朝廷的名义签订,自己要撕毁这个协议,无疑就是玷污了朝廷的信誉,太子就利用这一点,巧妙地激起了朝臣对他李世民的不满。

  通过这件事,使李世民也领教到了兄长建成的权谋手腕,他还是嫩了一点。

  房玄龄前几天一直在处理分配牛羊之事,昨天才赶回来,得知了这个情况,他立刻便意识到李世民处理这件事有点鲁莽了,他这样做无疑是把自己推到整个朝廷的对立面,在政治上失分。

  这件事应该先创造一个隋军毁约的事件,然后再提出出兵河东的建议,这样朝廷的反对意见就不会太激烈,太子也无法利用这件事做文章,李世民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在政治上不够老辣。

  事已至此,房玄龄也不想再埋怨李世民,他劝慰李世民道:“殿下,事情已经过去,就不用过多思虑,现在南阳郡发生的事件是一个机会,如果殿下能抓住这个机会,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这都将极大提高殿下的声望。”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率军攻下南阳郡?”李世民问道。

  “不仅如此!”

  房玄龄微微一笑,“现在隋军在全力攻打河北窦建德,杨元庆无暇顾及南方,这个机会我们岂能不充分利用?朱桀装备落后,士气低落,民心不附,一战便可击溃,然后……”

  李世民忽然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了,“先生是指南方的萧铣?”

  房玄龄点了点头,“正是此意,我听说萧铣诛杀功臣,造成军臣离心,现又在鄱阳和林士弘交战,西部空虚,殿下可建议圣上命李孝恭从东川出兵十万走秭归道,进攻夷陵郡,殿下再亲率十万军出武关,在击溃朱桀部后,直接杀向襄阳,趁萧铣被林士弘牵制住的机会,一举夺取荆襄,我们唐朝的实力将得到极大增强,足以和隋朝抗衡,殿下,此战略机会若不抓住,我们悔之晚矣!”

  李世民眼睛渐渐冒出光来,他一心想攻打河东,不惜惹怒朝中大臣,却没有想到可以向南方发展,如果能灭掉萧铣,夺取荆襄南阳,和上洛郡连成一片,这确实将极大增加唐朝的实力,更重要是,夺下荆襄,不仅能更多掌握军权,还能极大提高他的声望,于公于私都百利无一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