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1 / 3)
独孤震缓缓点头道:“这不仅仅是我的意思,所有的关陇贵族都希望丞相能暂时放弃黄河以东,全力平定关陇。”
独孤震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放在桌上推给了李渊,“这是二十一家关陇贵族家主的联名书,大家一致要求丞相放弃河东,保存关陇实力。”
……
独孤震告辞走了,李渊背着手站在窗前,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这是关陇贵族集体给他的压力,尽管独孤震没有把背后话语说出来,对他明白,假如他还是不肯放弃河东,那关陇贵族不会再支持他,转而去支持别人,或许就是支持杨元庆。
巨大的政治压力让李渊承受不住了,他觉得自己万分疲惫,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什么都不想,但就算去睡觉,有的事情他还是无法逃避。
这时记室参军唐俭走进房间,“丞相,你找我吗?”
李渊缓缓点头,“火速传我的命令,命令秦公放弃河东,立刻率军返回关内。”
卷十四 宛转扬州花园里 第四十一章 想走不易
如果把关中比作一座大宅,那么河东郡无疑就是这座大宅的玄关,进入关中的两扇大门,蒲津渡和龙门渡,都在河东郡境内,这次李世民率军支援河东,河东城也就是他后勤重地。
此时河东郡还有五千驻兵,其中四千驻兵在河东城内,还有一千则驻扎在蒲津桥渡口旁。
和李叔良军队走龙门渡过黄河不同,李世民则走的是蒲津渡,蒲津渡水势平缓,两岸拉了两根长长的铁链,使这里铺了一座浮桥,能够迅速渡过黄河,直通对岸的蒲津关。
这座浮桥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道,由一千精锐士兵镇守,而黄河对岸的蒲津关也驻扎了一万五千重兵,防止杨元庆的军队趁河东郡空虚杀入关中。
夜色笼罩着河东郡,星光黯淡,八月已入秋,河边的夜风里多了几分凉意,夜色中,河东城以北的官道格外寂静,没有任何行人和商贾,偶然有几只獾从路旁的草场钻出来,在官道上肆意奔跑。
这里离临汾郡战场极远,有数百里之遥,隋唐两军在临汾郡对峙了近半个月,对河东郡民众的来说,只有偶然出现在官道上的大队粮车,才会让他们想起河东的战争并没有平息。
这时,官道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隆的车轮声,大地开始微微震动起来,几只獾攸地钻进了灌木丛中,不见了踪影,不多时,一队由数百辆牛车和马车组成的运粮车队出现在官道上,但粮车上没有粮包,应该送粮返回的粮车,车上用雨布遮盖着,似乎里面还藏着什么?
↑返回顶部↑
独孤震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放在桌上推给了李渊,“这是二十一家关陇贵族家主的联名书,大家一致要求丞相放弃河东,保存关陇实力。”
……
独孤震告辞走了,李渊背着手站在窗前,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这是关陇贵族集体给他的压力,尽管独孤震没有把背后话语说出来,对他明白,假如他还是不肯放弃河东,那关陇贵族不会再支持他,转而去支持别人,或许就是支持杨元庆。
巨大的政治压力让李渊承受不住了,他觉得自己万分疲惫,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什么都不想,但就算去睡觉,有的事情他还是无法逃避。
这时记室参军唐俭走进房间,“丞相,你找我吗?”
李渊缓缓点头,“火速传我的命令,命令秦公放弃河东,立刻率军返回关内。”
卷十四 宛转扬州花园里 第四十一章 想走不易
如果把关中比作一座大宅,那么河东郡无疑就是这座大宅的玄关,进入关中的两扇大门,蒲津渡和龙门渡,都在河东郡境内,这次李世民率军支援河东,河东城也就是他后勤重地。
此时河东郡还有五千驻兵,其中四千驻兵在河东城内,还有一千则驻扎在蒲津桥渡口旁。
和李叔良军队走龙门渡过黄河不同,李世民则走的是蒲津渡,蒲津渡水势平缓,两岸拉了两根长长的铁链,使这里铺了一座浮桥,能够迅速渡过黄河,直通对岸的蒲津关。
这座浮桥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道,由一千精锐士兵镇守,而黄河对岸的蒲津关也驻扎了一万五千重兵,防止杨元庆的军队趁河东郡空虚杀入关中。
夜色笼罩着河东郡,星光黯淡,八月已入秋,河边的夜风里多了几分凉意,夜色中,河东城以北的官道格外寂静,没有任何行人和商贾,偶然有几只獾从路旁的草场钻出来,在官道上肆意奔跑。
这里离临汾郡战场极远,有数百里之遥,隋唐两军在临汾郡对峙了近半个月,对河东郡民众的来说,只有偶然出现在官道上的大队粮车,才会让他们想起河东的战争并没有平息。
这时,官道远处传来一阵轰隆隆的车轮声,大地开始微微震动起来,几只獾攸地钻进了灌木丛中,不见了踪影,不多时,一队由数百辆牛车和马车组成的运粮车队出现在官道上,但粮车上没有粮包,应该送粮返回的粮车,车上用雨布遮盖着,似乎里面还藏着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