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1 / 2)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疾速奔来,翻身下马上前禀报道:“启禀可汗!三王子已经攻下了永丰城。”
咄吉大喜,攻破永丰城,意味着他的丰州之战打开了缺口,他当即令道:“命咄苾大军继续南下,务必攻克河口城!”
咄吉心中又燃起了信心,只要攻下河口城,就打开了南下的通道,他便可以率军去攻打灵武郡,杨元庆守大利城就没有任何意义,他必然会弃城南下。
丰州的地形并不像草原那样一望无际的平坦,尤其是南部,几乎都是低缓的丘陵和大片森林,当然对于突厥骑兵来说没有半点问题,但对于大量的帐篷、羊皮筏、攻城器等辎重车辆却无法翻越,只能走丰州境内平坦的驰道。
大利城是南北驰道的起点,而永丰城便是扼守在北驰道上的一座重镇,九原城是扼守在南驰道上的大城,最后南北驰道的汇接点便是河口城,夺下河口城便可以直接渡南黄河,再向南便是一马平川,直接杀向灵武郡。
相对于九原城的坚固高大,永丰城就好攻得多,所以突厥军选择了走北驰道,进攻永丰城,现在永丰城被攻下,就只剩下一座河口城。
咄吉望着坚固的大利城,他心中开始犹豫起来,杨元庆知不知道永丰城已经失守?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只从南方飞来苍鹰上。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三十八章 抛出诱饵
一只从河口城飞来的苍鹰落进了大利城内,片刻,一名鹰奴手执一管红色的信筒疾速奔来,“总管,河口急报!”
这管信筒的刺眼红色让杨元庆感到了一种不祥的预兆,他接过信筒,从里面抖出一卷薄绢,来自河口城的消息使他的担忧变成了现实,永丰县被七万突厥大军攻破,一万守军先后战死近七千人,督军贺六甲在突围时阵亡,剩下的三千残军在副将崔破军的率领下撤到了河口城。
杨元庆深深叹息,他可以想象永丰城的战争之惨烈,一万隋军战死七千人,连主将也阵亡,贺六甲就是原来的杨七郎,他是铁影十八卫中第一个阵亡的弟兄。
但此时杨元庆已来不及哀伤,严峻的形势摆在他面前,河口城的裴仁基父子和一万八千守军能否守住最后一关,如果河口失守,那么通往灵武郡大门就会被打开,而灵武郡的六座城池都比较低矮,根本抵不住突厥军攻城利器的进攻。
杨元庆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了,他沉思了片刻,便果断下令道:“立刻送鹰信到九原城,命令苏烈放弃九原城,与李靖汇合,支援河口城。”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正在修复城墙的千余隋军,他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摧毁外城上的全部投石机,命令所有守军撤回中城,放弃外城!”
↑返回顶部↑
咄吉大喜,攻破永丰城,意味着他的丰州之战打开了缺口,他当即令道:“命咄苾大军继续南下,务必攻克河口城!”
咄吉心中又燃起了信心,只要攻下河口城,就打开了南下的通道,他便可以率军去攻打灵武郡,杨元庆守大利城就没有任何意义,他必然会弃城南下。
丰州的地形并不像草原那样一望无际的平坦,尤其是南部,几乎都是低缓的丘陵和大片森林,当然对于突厥骑兵来说没有半点问题,但对于大量的帐篷、羊皮筏、攻城器等辎重车辆却无法翻越,只能走丰州境内平坦的驰道。
大利城是南北驰道的起点,而永丰城便是扼守在北驰道上的一座重镇,九原城是扼守在南驰道上的大城,最后南北驰道的汇接点便是河口城,夺下河口城便可以直接渡南黄河,再向南便是一马平川,直接杀向灵武郡。
相对于九原城的坚固高大,永丰城就好攻得多,所以突厥军选择了走北驰道,进攻永丰城,现在永丰城被攻下,就只剩下一座河口城。
咄吉望着坚固的大利城,他心中开始犹豫起来,杨元庆知不知道永丰城已经失守?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只从南方飞来苍鹰上。
卷十三 双雄崛起北与南 第三十八章 抛出诱饵
一只从河口城飞来的苍鹰落进了大利城内,片刻,一名鹰奴手执一管红色的信筒疾速奔来,“总管,河口急报!”
这管信筒的刺眼红色让杨元庆感到了一种不祥的预兆,他接过信筒,从里面抖出一卷薄绢,来自河口城的消息使他的担忧变成了现实,永丰县被七万突厥大军攻破,一万守军先后战死近七千人,督军贺六甲在突围时阵亡,剩下的三千残军在副将崔破军的率领下撤到了河口城。
杨元庆深深叹息,他可以想象永丰城的战争之惨烈,一万隋军战死七千人,连主将也阵亡,贺六甲就是原来的杨七郎,他是铁影十八卫中第一个阵亡的弟兄。
但此时杨元庆已来不及哀伤,严峻的形势摆在他面前,河口城的裴仁基父子和一万八千守军能否守住最后一关,如果河口失守,那么通往灵武郡大门就会被打开,而灵武郡的六座城池都比较低矮,根本抵不住突厥军攻城利器的进攻。
杨元庆知道自己必须要做出决定了,他沉思了片刻,便果断下令道:“立刻送鹰信到九原城,命令苏烈放弃九原城,与李靖汇合,支援河口城。”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正在修复城墙的千余隋军,他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摧毁外城上的全部投石机,命令所有守军撤回中城,放弃外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