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后悔已经没有用,杨广也绝不会承认自己策略失误,杨广背着手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从长安过来,最快也要二十天,再加上自己军队赶回涿郡的时间,这就是一个月过去,也不知长安的情况如何了。

  这时,杨广忽然想起杨玄感之事,想到了辽东的杨元庆,杨玄感是庸碌之辈,他不担心,他却有点害怕杨元庆,虽然有可能杨元庆不会随杨玄感造反,但有了元家的教训,杨广就绝不能再让元氏之事重演。

  杨元回到座位,立刻写了两份密旨,召来两名宦官,把密旨和两面金牌交给他们。

  “你们立刻赶赴辽水,把这两份密旨交给杨义臣和王仁恭。”

  卷十二 风云激荡第九年 第六章 玄感起事

  三更时分,东平郡太守府内依然是灯火通明,杨家嫡子庶子二十余人聚集一堂,每个人都显得焦躁不安,元家造反的消息就像一场大火把他们坐下的席垫子烧着了,他们急不可耐,就仿佛元家会抢先摘走本该属于他们杨家的果实。

  又像是一场跑步比赛,杨家注意力不集中,被元家抢了先,抱怨、牢骚,所有人的焦躁都毫无例外地加在杨玄感的身上,使杨玄感倍感压力。

  此时杨玄感就在旁边一间屋子里开会,以决定他以何种方式造反。

  议事堂中坐了七人,杨玄感、大将军李子雄、谋士李密、虎贲郎将王信哲、长子杨峻,以及刚刚赶来的杨玄挺和杨玄感的亲信胡师耽。

  此时他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李子雄主张响应元氏,同时进攻黎阳仓,公开支持蜀王杨秀,包括虎贲郎将王信哲和杨玄挺都赞成李子雄的意见。

  而李密却主张公开谴责元家私心,以讨伐元家的名义进军关中,参与关中的争夺,黎阳仓监元务本就是最好的借口,而支持李密的方案,只有亲信胡师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