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须陀慢慢回头,盯着这些饥民,尽管他知道冲击县衙和这些人无关,但邹平县已经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如果不血腥镇压,震慑住饥民,那就还会有十个、百个邹平县出现,天下将大乱。

  他断然下令道:“杀!无论老幼,一个不留!”

  骑兵们挥刀冲上砍杀,顿时一片惨叫,几百名饥民倒在血泊之中,秦琼心中难过之极,别过头去,不肯动手杀人。

  张须陀瞥了他一眼,冷笑一声道:“我军令如山,你竟敢违抗,来人!拖下去重打一百军棍。”

  ……

  在长白山大盗王薄的挑唆之下,邹平爆发了第一起饥民冲击县衙抢粮事件,但因齐郡丞张须陀的血腥镇压,震慑住了饥民,而没有形成连锁效应,与此同时,在郡衙的默许下,各县官府也惧怕邹平县的抢粮风潮燃到自己头上,也陆陆续续开义仓少量赈济饥民,并劝说大户赈灾,使饥荒略略得到了缓解。

  而这时,一首琅琅上口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却开始在黄河两岸六郡内流传,号召民众抵抗征役,很多因为丢失官粮而走投无路的民夫纷纷逃往长白山投靠王薄,王薄的力量渐渐壮大起来。

  ……

  【几点说明,一、这里的长白山是山东长白山,在章丘县境内,山高林密,藏匿盗匪无数,官府难以围剿。

  二、王薄在高丽战争爆发之前,就是长白山的盗匪,颇有眼光和魄力,敢做大事,利用饥荒和民众对官府的不满,率先聚众造反,王薄的第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应该在作在大业六年的备战期间,这首歌的对象是六十万被强征运粮的民夫。

  三、反隋朝的起义最先是从齐郡、清河郡、平原郡等地爆发,绝不是简单的农民起义,而是有着极其深刻历史背景,这些地区是北齐的核心统治区域,民风骁勇彪悍,北齐遗臣极多,对隋朝普遍不满,像刘霸道、孟让等人都是,所谓农民起义,农民不过是炮灰而已,这就是杨广的第二大威胁,北齐遗民。】

  卷十 高丽鼙鼓初响起 第十二章 兵部调令

  进入十一月,五原郡寒意更盛,北风席卷河套平原,五原郡的冬季来临了,黄河已经结冰,一条条灌溉沟渠也都冻得结结实实,大地睡眠了,万物一片萧瑟,每年这个时候,军队和民团都渐渐进入了冬季戒备状态,冬天黄河结冰,胡马可以轻易越过黄河,进入五原郡腹地。

  九月,五原郡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军政正式分家,杨元庆不再兼任五原郡太守,只负责军队,朝廷派来了新的文职太守。

  新任五原郡太守杨师道是观王杨雄的幼子,今年三十岁不到,学识渊博,能力出众,是皇族中的佼佼者,他的兄长杨恭仁出任吏部侍郎,手握人事大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