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仲坚吓出一身冷汗,这是他从未见过的箭速,而且是双龙出水,箭法之快、准、狠,令他叹为观止,他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只能靠本能来防御,胯下战马被杨元庆的箭吓得唏溜溜一声暴叫,前蹄扬起,箭变成了射向马腹,就在箭即将射中马腹的一瞬间,张仲坚右脚踢出,疾快无比,一脚将箭尾踢偏,箭擦着马腿而过……

  但射人的一箭,张仲坚却躲不过了,箭已到脸上,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张口硬生生咬住了箭头,‘嚓!’的一声,牙齿迸裂,箭射进了他口腔,在这生死的一瞬间,箭尖紧紧抵住他的口腔内腭停住了。

  四周围观的士兵都一片惊呼,都以为张仲坚必死无疑,张仲坚慢慢从口腔里拔出箭,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此时他已是浑身冷汗,几乎要虚脱了,他觉得自己就是从阎王殿前打了一个转回来。

  他在外闯荡十年,这样的比箭不下二十场,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凶险,使的性命悬于一线之间,不仅是因为杨元庆箭法高明,更重要是张仲坚上了当,杨元庆的第一箭给他留下了力道强劲的深刻印象,对箭的速度反而有点忽视了,而后面两箭却改成了速度,直射他忽视速度的弱点,几乎让张仲坚命丧当场。

  张仲坚吐出两颗带血的牙齿,这是他从未有过的重挫,他忽然有点恼羞成怒,抽出一支箭,下面该轮到他了。

  卷五 龙腾虎跃斗京华 第十六章 欲盖弥彰

  杨元庆的铁箭和双龙出水的神技令周围的左武卫士兵叹为观止,一名身材偏瘦年轻火长胀得满脸通红,高声大喊:“大丈夫若不学此弓术,练弓何用?”

  他的叹息却没有引来其他士兵共鸣,众人都对他报以不屑的神色,此人光喊不做,徒有虚名,在左武卫士兵中是出了名。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回了校场,下面是赤髯汉的三支箭,他的身手不凡,居然敢用牙齿咬住箭,那么,杨元庆能躲过他的三支箭吗?看着杨元庆那漫步悠闲的姿态,众人目光中都闪过一丝忧虑,已在不知不觉中,杨元庆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偶像。

  杨元庆放慢了马速,在六十步和八十步之间徘徊,他并不用刀,每个人有不同的应对射箭方式,像张仲坚喜欢用兵器格挡,但这也说明他的控马技术不到火候。

  杨元庆却没有固定的方法,他是因地制宜,他身经百战,战场经验远远超过张仲坚,在战场上,冷箭会从四面八方射来,他不仅需要眼睛看,耳朵听,更多是要凭一种直觉,这个时候,他需要调动身体的每一根神经。

  杨元庆的马步不快,实际上他已经在寻找那种混战时的感觉了,几乎不看张仲坚一眼。

  张仲坚也并不因为杨元庆漫不经心而手下留情,他武艺极高,经验也很丰富,虽然他没有杨元庆那种从大战中千锤百炼出来的实战经验,但他也看得出,杨元庆并不是真的漫不经心,而是在寻找一种感觉,张仲坚也不会等到杨元庆准备就绪后才发箭,他忽然纵马疾奔,和杨元庆平行而奔,只奔出二十几步,张弓搭箭,‘嘣!’的一声弓弦响,一支口翎箭闪电般的射向杨元庆的脖颈,引来四周左武卫士兵一片惊呼,这个赤髯汉的力量竟也如此强劲。

  所有人的眼睛刷地向杨元庆望去,却惊讶地发现,杨元庆已经不在马上了。

  多年的战场经验使杨元庆掌握了很多难以言述的细微之处,一般人是听弓弦躲闪,而杨元庆从马蹄声便可分辨,不可能在高速奔跑中射箭,在射箭的那一瞬间,必然有一个减速,尽管这个减速非常微小,但在边塞磨练了五年多的杨元庆却听得出来,在减速发生的一霎时,杨元庆的人已经从马背上消失,而这时,张仲坚的一箭也同时射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