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2)
杨元庆又笑问道:“我听说窦总管有一名心腹幕僚,姓邵,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次,杨元庆竟取出一块黄金,大约重二两,放在桌上,黄澄澄的光泽将王驿丞的眼睛闪成一条缝,他不由干咽了一口唾沫,他正要回答,杨元庆忽然见手下甲三在门口向他招手,他便起身笑道:“驿丞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来。”
他快步走出房间,低声问:“什么事?”
甲三附耳对他道:“李子雄已经到了。”
李子雄便是杨广任命的幽州新总管,是杨素的老部下,负责收幽州之兵,杨元庆则负责抓捕窦抗,两人是互相配合。
杨元庆点点头,“请他到我房间稍候,我马上便到。”
他又走进房间对王驿丞笑道:“我们继续,刚才我们说到窦总管的心腹幕僚邵子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卷三 一入京城深似海 第二十五章 关键人物
李子雄今天约四十余岁,从军二十五年,为大隋立下累累战功,他在开皇六年参加了平陈之战,是西路主帅杨素的心腹爱将,他尤其善水战,在荆州他率十艘大船用长竿击毁了陈朝的数十艘战船,立下大功,后来他被封为江州刺史,年初任期届满,回京述职,杨广登基时,他正好在洛阳探亲。
这次因杨元庆军中资历不足,恐怕难以服众,杨素便又推荐李子雄为幽州总管,接收幽州军队,杨元庆为裨将。
李子雄从相州北上,刚刚抵达幽州,便听说有两支汉王使者同时来到幽州,他便立刻猜到,其中一支使者队,必然就是杨元庆他们假扮。
李子雄心中很忧虑,两支汉王使者到来,很容易被窦抗识破,窦抗之所以不准他们进城,很明显是派人去找杨谅对质,时间拖得越长,危险也就越大,杨元庆怎么会想到冒充汉王使者?
这时,他身后传来脚步声,李子雄一回头,只见一名高大威武的年轻男子走进房间,他立刻猜到这便是杨太仆的孙子了,不由暗赞一声,好一个英武将军。
杨元庆也看见了李子雄,见此人并不是那种高大威武的将领,身材只是中等,但他笑容显得很诚恳,非常具有亲和力。
临走前祖父杨素给他简单讲过这个李子雄,带兵打仗倒是其次,但他重新整编军队却很有一套,开皇八年十二月,隋军在长江上游俘获陈朝大将戚昕的八千军队,由李子雄进行整编,他只用一夜的功夫,便整编出六千精兵,给杨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次接管幽州军,杨素立刻便想到了他。 ↑返回顶部↑
这一次,杨元庆竟取出一块黄金,大约重二两,放在桌上,黄澄澄的光泽将王驿丞的眼睛闪成一条缝,他不由干咽了一口唾沫,他正要回答,杨元庆忽然见手下甲三在门口向他招手,他便起身笑道:“驿丞稍等片刻,我马上就来。”
他快步走出房间,低声问:“什么事?”
甲三附耳对他道:“李子雄已经到了。”
李子雄便是杨广任命的幽州新总管,是杨素的老部下,负责收幽州之兵,杨元庆则负责抓捕窦抗,两人是互相配合。
杨元庆点点头,“请他到我房间稍候,我马上便到。”
他又走进房间对王驿丞笑道:“我们继续,刚才我们说到窦总管的心腹幕僚邵子文,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卷三 一入京城深似海 第二十五章 关键人物
李子雄今天约四十余岁,从军二十五年,为大隋立下累累战功,他在开皇六年参加了平陈之战,是西路主帅杨素的心腹爱将,他尤其善水战,在荆州他率十艘大船用长竿击毁了陈朝的数十艘战船,立下大功,后来他被封为江州刺史,年初任期届满,回京述职,杨广登基时,他正好在洛阳探亲。
这次因杨元庆军中资历不足,恐怕难以服众,杨素便又推荐李子雄为幽州总管,接收幽州军队,杨元庆为裨将。
李子雄从相州北上,刚刚抵达幽州,便听说有两支汉王使者同时来到幽州,他便立刻猜到,其中一支使者队,必然就是杨元庆他们假扮。
李子雄心中很忧虑,两支汉王使者到来,很容易被窦抗识破,窦抗之所以不准他们进城,很明显是派人去找杨谅对质,时间拖得越长,危险也就越大,杨元庆怎么会想到冒充汉王使者?
这时,他身后传来脚步声,李子雄一回头,只见一名高大威武的年轻男子走进房间,他立刻猜到这便是杨太仆的孙子了,不由暗赞一声,好一个英武将军。
杨元庆也看见了李子雄,见此人并不是那种高大威武的将领,身材只是中等,但他笑容显得很诚恳,非常具有亲和力。
临走前祖父杨素给他简单讲过这个李子雄,带兵打仗倒是其次,但他重新整编军队却很有一套,开皇八年十二月,隋军在长江上游俘获陈朝大将戚昕的八千军队,由李子雄进行整编,他只用一夜的功夫,便整编出六千精兵,给杨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次接管幽州军,杨素立刻便想到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