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934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能生出这样的想法!埋怨官家?简直混账!

  “操他妈的!”王继恩低声暗骂了一句,快步回皇城司而去。

  大太监心中暗暗赌誓,若能让他顺利渡过此关,定然要让那些兴风作浪、与他作对的小人好看,此时的王继恩心中,除了对前途的担忧之外,便是浓重的报复情绪……

  张尽节很快就被提走了,是由刑部尚书张逊亲自带人到皇城司提的人,并由他亲自审问,可见重视。张逊出身不凡,乃是已故虞国公魏仁溥继子,背景深厚,再兼本身精明强干,官做得比继承公爵的魏咸信还大。

  而随着张尽节案依朝制进入正常审讯程序,本就不平静的朝廷迅速再起波澜,官僚们的目光迅速从河陇转移过来。比起远在两千里外的河陇积弊,还得是京中风波更引人注目,尤其是牵扯到皇城司。

  是个人便能看出,此次情况不同以往,皇城司在大汉猖獗了三十多年了,以其积威,便是宰堂之高,也不敢轻视。

  从乾祐到开宝,大汉发生了那么多大案要案,产生的诸多政潮剧变,其中多有皇城司鹰犬活动的身影。从来只见皇城司查人、拿人,何曾见过皇城司的人被拿下,还是探事督张尽节这样的核心人员。

  而比起那薛彻登闻上告,张尽节被拿到刑部去开堂审讯,则是一个更加清晰而明确的信号了。流言与征兆,都隐隐显示出一点,皇帝陛下无意再维护皇城司。

  否则,即便张尽节罪行确凿,让皇城司自己处置了,给一份通报,交待一番,也就是了,根本用不着动用刑部。

  一直以来,皇城、武德二司,与朝廷的司法体制,便是存在冲突的,而毋庸置疑地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二司拥有的自主便宜之权,要远远超过三法司。

  如今,形势似乎发生了一些让“衮衮诸公”们喜闻乐见的变化,皇城司这座“大山”,似乎开始不稳了,可以下力气将之撬动了……

  不出意料的,仅在张尽节刑部受审的第二日,便有数十道劾章呈往政事堂,虽然都是些普通朝臣与御史言官,但众口一辞,同仇敌忾,气势十足。

  虽然矛头仍旧指向张尽节,但稍微有点政治眼光的人都明白,真正目标所在,乃是皇城使王继恩与皇城司。那些不约而同的劾章中,所具述罪行,若是把张尽节换成王继恩抑或皇城司,是一点违和感都没有的。

  一连三日,往政事堂投递弹劾奏章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是成倍的增长,份量也越来越足,可以说半个朝廷都参与到这场“倒张”行动中来。

  比起新揭发的那一桩桩罪行,陷害薛氏,灭门夺财,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在朝官们的笔下,一个个小小的皇城司探事督,一下子成为了大汉最贪婪、最残忍的奸臣酷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