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116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海贸虽然和互市不同,但毕竟核发皇商的权力,还被皇店牢牢的控制着,所以,真正能够参与到海贸当中的,除了宗人府控制下的由宗学子弟和民间商人结合而成的商队,就是一些在剿倭当中幸免于难,说白了,就是之前只进行私人贸易,而没有掺和倭寇的一些地方家族。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冒着极大风险走私的商人,海贸铺开之后,不出意外的出现了大量的走私,但是,这种走私又和边境走私不同,往蒙古各部的走私,除了影响朝廷的正常贸易之外,还会助长草原部族的力量,有可能会威胁到边防。

  但是,海贸的走私则不存在这种问题,所以,相对而言,朝廷的处理比较灵活,简单的说,就是养肥了再宰,每每查到走私的商人,官府的处理简单粗暴,就是抄家,然后放人,把他们‘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全都抄没一空,但是人却不做太多的处罚。

  这小半年下来,光是依靠这种方式,朝廷就敛聚了不少的金银,当然,和正规的皇商贸易相比,这些都是小头。

  而对于大多数的官员,他们虽然对海贸的状况有所耳闻,一没有资源,二也在观望当中,所以,海贸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利润,他们实在是不甚清楚。

  也正是因此,如今沈翼公布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才越发的让他们感到震惊,六十多万两,看似不多,但是要知道,海贸正式运行的时间,也才半年多而已,要是按这个数字来算的话,一整年的商税,足可以有近百万两了。

  这个数字,不可谓不可怕,要知道,原本朝廷一整年的岁入,也不过就是三百万两左右,换而言之,单是海贸的商税着一项收入,就能占到之前岁入的三分之一?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另一边,看到其他大臣这样的表情,沈翼心中不由一阵得意,但是,和其他的大臣相比,他倒是没有那么乐观。

  因为单纯的用白银数量计算岁入,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朝廷的赋税,收的是实物,也就是粮食,布帛,草料等物,这些东西,价格是会浮动的,事实上,沈翼已经注意到,随着海贸的开展,福建各处的物价已经开始逐渐攀升,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当然,现在还不太严重,所以暂时可以忽略,单纯看海贸带来的收入的话,的确不少,但是,这里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这里头包含了许多‘抄家’的银两,事实上,随着朝廷的这种措施,走私的商人数量已经开始减少,手段也更加隐蔽,可想而知的是,这部分的收入会越来越少。

  除此之外,因为海贸刚刚开始,所以,大多数的皇商还都老老实实的缴纳商税,但是,在海贸的商税比普通的商税要高的多的情况下,必然有人会偷奸耍滑,事实上,从市舶司报上来的账目当中,沈翼已经察觉到了一些端倪,只不过,这些并不适合在朝堂上说,所以,沈尚书打算下朝之后再和天子私下沟通。

  不过,就在他这般想着的时候,却突然意识到了一丝不对劲儿,按照往常来说,底下议论一阵,天子也该出言制止了,可这一次,他等了半天,却没等到天子的声音。

  于是,沈翼抬头看了一眼,却发现不知何时,天子靠着御座,似乎是……睡着了?

  与此同时,天子旁边的大太监怀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往前走了两步,轻轻唤了两句,随后,天子才迷茫的睁开了眼睛,眼瞧着底下仍在议论的局面,他摆了摆手,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