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是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尊崇和热爱,秦十四从入营开始,每天都要到大营设立的挂着中华大皇帝陛下的画片(照片)的大礼堂,去虔诚的怀着无比感激的心去参拜中华大皇帝陛下。

  在他的带动下,先是秦十四所在的班,然后是排,然后是连,然后是营,然后是整个忠勇第三营(团),最后是整个六个忠勇营,都开始把每天参拜中华大皇帝陛下当成一种固定的仪式。

  复兴党的政工人员发现,与真正讲道理比较起来,用“皇帝陛下圣谕”,“皇帝陛下说过”,“皇帝陛下指示”这类语言修饰起来的纪律和知识,根本就不需要进行繁琐的解释和讲解,所有的倭国归化人,都能够像打了鸡血一样,快速的,用一种难以想象的坚定态度,坚定无比的死记硬背下来。

  惰性是每个人都有的。当复兴党在九州岛上的政工干部们发现了倭国人的这个特性之后,他们就开始不仅仅是默许,更是主动的积极的用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这个幌子,在中华忠勇军中推广一种非常狂热的偶像崇拜。

  随着整个九州岛的解放战争和土地革命,随着因为对土地和人口的合理规划而产生的大量的因为人口相对过剩而堆积出来的由倭国归化人组成的中华忠勇军的出现,更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由倭国归化人组成的中华忠勇军战士在中华帝国对南洋地区和印度地区的军事和政治行动的广泛参与,在未来几百年后,甚至形成了一种中国东四省和南十二省的奇特地方景观。

  那就是在未来中国的东四省和南十二省里,有着全中国最多和最密集的中华大皇帝神庙。

  这些有着浓重的唐式风格的漂亮神庙,在未来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第二九章、小朋友不听话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不撞南墙不回头。”

  中国人民就是这样的智慧。漫长的历史,广阔的国土,数量繁多的一直居于世界首位的巨大人口,让中国人民通过广泛的实践,积累出大量的经验来。

  对于客观规律的摸索,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王书辉作为一个受过去全面教育的现代人穿越者的优势就在于,很多事情虽然他没有实践过,但是历史已经为提供了充分的成体系的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先进经验。

  无数的先贤们,为王书辉这个现代人提供了清晰的明确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和知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王书辉才会在穿越到明朝末年之后,对于一切土著人会认为是不适合于这个时代的,超越性的政策和制度,贯彻的那样坚定和坚决。

  而也正是因为王书辉的这种坚持和自信,一个工业化的近现代化的中国,在王书辉到达明朝末年二十年后,正在全面的建成。

  同样作为领导者,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大将军德川家光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虽然因为血缘的关系,德川家光要比倭国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的起点都要高,但是他继承倭国最高权力的过程也绝对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