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921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缺口还有很大,其实如果从外地迁徙百姓过来,也是可行的。但百姓过来,朝廷终归是需要分配田地的,这就挤压了应天府的生存容量。”

  大明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能让百姓们完全脱离土地,通过做工去赚钱养家。

  百姓们的观念转变,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且这其中还要保证应天府的经济是一直处于上扬曲线,能够长期稳定这些从农民变成工人的百姓。

  朱允熥继续道:“工部和户部去年底总结会议上,还在说要在今年增加在应天府的投入和产业搭建,要配套周边府县的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人。

  所以思来想去,为今之计,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什么路?”

  朱樉终于是真正的好奇了起来。

  朱允熥也同样直接道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只能选择待在家中的女子们!”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靠在椅子上,端着茶杯,默默的注视着朱樉。

  因为理学的原因,当下很多女子都只能待在家中,寻常人家的女子则是在家纺纱务农,大户人家的女子便是深藏闺房。

  应天府,乃至于苏杭一带有很多纺织工坊,聚集了大量的女子做工,但总体数量上,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甚至在苏杭一带的纺织行业,更多的是女子们将原料从东家那边拿回家,然后在家中进行纺织工作。最后,拿着成品送给东家,经由东家检查合格,便能拿到工钱。

  应天府这边要先进一些。

  为了执行官办纺织工坊制定的标准,应天府的纺织工厂都是让女子们进到工厂做工的。

  但是同样因为种种原因,工厂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只有女子在里面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