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1 / 1)
轰炸机每秒钟的位移超过30米,因此投弹时机的计算上即使是最小的偏差也会极大地影响命中率。诺顿轰炸瞄准具设定完毕后,投弹手就会让“诺顿”接管飞机的自动驾驶仪。从这时起,实际上操纵飞机的就不再是飞行员,而是“诺顿”,它会控制飞机沿着模拟计算机计算出来的投弹航路飞行,并根据投弹手最后作出的调整及时修正飞机。在到达预先计算的投弹点时,“诺顿”会自动投下炸弹,这样投弹的命中效果就会显著提高。
在使用“诺顿”的情况下,理论上投弹手可以从约7000米的高空将炸弹投到距离目标半径30米的圆周内。高空飞行和投弹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这可以让轰炸机飞行更远的距离,地面上的大多数高炮也难以对其构成威胁,而炸弹的命中精度却不会因投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人甚至把“诺顿”视为帮助美国赢得战争的重要装备之一,还有人说“诺顿”能把炸弹丢进泡菜桶里,这种说法虽然有夸大之嫌,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诺顿”的良好性能。
翼龙轰炸机采用的轰炸瞄准具,比起诺顿来又大大提高了性能,而且翼龙轰炸机根本不需要考虑美国轰炸机上面的“诺顿”轰炸瞄准具存在的最大问题,那就是诺顿瞄准具在它接管飞机的控制权后,飞机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机动以规避敌人防空火力,也可能和其他正由“诺顿”驾驶的轰炸机相撞。而翼龙轰炸机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是螺旋桨战斗机无法企及的,所以它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机动,只需要平稳地飞过目标就可以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倒霉的日军特遣舰队
事实上,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远东地区的海上空袭不很成功,虽然据称炸沉了不少船只,但真正得到确认的却很有限。其实,这个原因并不难理解,“诺顿”毕竟只是一种配有模拟计算机的轰炸瞄准具,高空中存在的强风有时已经超出了“诺顿”的修正能力范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炸弹的外形甚至是表面的油漆都会对其气动性能构成影响,而当时还没有谁能够精确计算出以接近声速下落的炸弹的弹道。“诺顿”的一个问题是,在它接管飞机的控制权后,飞机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机动以规避敌人防空火力,也可能和其他正由“诺顿”驾驶的轰炸机相撞。但尽管如此,“诺顿”的确显著提高了高空水平轰炸的命中精度,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二战时期,卡尔?诺顿公司为美国航空兵提供了总计超过70000台诺顿轰炸瞄准具。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首枚原子弹的“伊诺拉-盖伊”号B-29,使用的就是“诺顿”。
“诺顿”被美军视为重要军用仪器,每次执行任务前,专门人员才把诺顿轰炸瞄准具装上轰炸机,执行任务后又立即拆下,交给专业人员保存和维护。如果轰炸机在敌占区迫降,投弹手必须用手枪朝“诺顿”的关键部件射击,将其破坏。因为这种方式的破坏效果不够理想,美军还为装备“诺顿”的飞机配备了铝热剂枪,这种特殊的枪可以利用铝热剂释放的强大热量把“诺顿”烧成一团废金属。
翼龙轰炸机却并不存在诺顿的缺点,所以投弹手们可以轻松地用翼龙轰炸机上的新式瞄准具对准吴淞口的日本军舰进行轰炸。在试飞过程中,翼龙轰炸机在1万米高度的轰炸精度达到了20米直径范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比起美国轰炸机使用的诺顿轰炸瞄准具来,性能要优越得多!而且,翼龙轰炸机的升级版还将采用更加先进的雷达瞄准具。
等到翼龙们开始投弹,日军特遣舰队靠泊在吴淞码头那些军舰上的士兵和军官都还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即将到来!他们将会迎来各种型号的炸弹,有2000千克级别的云爆弹,还有1000公斤的子母炸弹,当然也有普通的250公斤高爆航空炸弹。经过模拟训练的翼龙轰炸机机组成员们,早就做好了一举击中日军舰队的准备。
雷霆一声令下,所有的机组成员都紧张地做着准备,随着翼龙轰炸机编队从吴淞码头上空一万米高空飞过!上百枚大大小小的炸弹就呼啸着砸向日军军舰!这些日军军舰大约有二十来艘,虽然大部分都是两千多吨的驱逐舰,并没有航母和战列舰这样的大目标,但是大部分的炸弹还是精确的命中了目标!其实像2000千克级别的云爆弹,还有1000公斤的子母炸弹这种类型的炸弹,根本不需要精确命中目标,只需要在目标附近爆炸,就可以毁灭很多日军军舰!
2000公斤级的云爆炸弹,其威力不下于一枚小型核弹,云爆弹的原理和普通炸弹炮弹完全不同。其装药不是炸药,而是特殊的燃料,它的杀伤力不像普通炸弹那样靠冲击波和爆破片,而是:迅速耗尽爆点周围的氧气,使人员窒息死亡;造成巨大的真空超压,撕碎人员的内脏器官、靠压强毁坏工事,甚至地下掩体的人员也不能幸免,受云爆弹攻击的人的死状极惨。而且云爆弹可大可小,制造不难。
大型云爆弹的破坏力堪比战术核弹、小型的单兵云爆弹也可以轻易摧毁一个步兵班排的阵地。初次见到大型云爆弹爆炸的人,会很容易怀疑那是核爆。海湾战争时英军士兵看到美军的云爆弹攻击,无不大呼“核爆”。云爆弹爆炸分为两次,第一次爆炸会把弹体内的燃料在爆点上方吹散成云雾状,紧接着的二次引爆将点燃这些雾状燃料使其在一刹那猛烈燃烧,爆点下方的氧气会瞬间耗尽,并且形成瞬间的超温和超压以及负压。爆点下方下面的人员,无论头顶有无掩体,会在缺氧窒息的同时,被迅速抽干肺内空气,在巨大痛苦中死亡;随之而来的超压又会揉碎内脏,摧毁建筑和工事,最终使这片阵地成为人间地狱。 ↑返回顶部↑
在使用“诺顿”的情况下,理论上投弹手可以从约7000米的高空将炸弹投到距离目标半径30米的圆周内。高空飞行和投弹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战术意义,这可以让轰炸机飞行更远的距离,地面上的大多数高炮也难以对其构成威胁,而炸弹的命中精度却不会因投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人甚至把“诺顿”视为帮助美国赢得战争的重要装备之一,还有人说“诺顿”能把炸弹丢进泡菜桶里,这种说法虽然有夸大之嫌,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诺顿”的良好性能。
翼龙轰炸机采用的轰炸瞄准具,比起诺顿来又大大提高了性能,而且翼龙轰炸机根本不需要考虑美国轰炸机上面的“诺顿”轰炸瞄准具存在的最大问题,那就是诺顿瞄准具在它接管飞机的控制权后,飞机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机动以规避敌人防空火力,也可能和其他正由“诺顿”驾驶的轰炸机相撞。而翼龙轰炸机飞行高度和速度都是螺旋桨战斗机无法企及的,所以它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机动,只需要平稳地飞过目标就可以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倒霉的日军特遣舰队
事实上,美国陆军航空兵在远东地区的海上空袭不很成功,虽然据称炸沉了不少船只,但真正得到确认的却很有限。其实,这个原因并不难理解,“诺顿”毕竟只是一种配有模拟计算机的轰炸瞄准具,高空中存在的强风有时已经超出了“诺顿”的修正能力范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炸弹的外形甚至是表面的油漆都会对其气动性能构成影响,而当时还没有谁能够精确计算出以接近声速下落的炸弹的弹道。“诺顿”的一个问题是,在它接管飞机的控制权后,飞机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机动以规避敌人防空火力,也可能和其他正由“诺顿”驾驶的轰炸机相撞。但尽管如此,“诺顿”的确显著提高了高空水平轰炸的命中精度,在战争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二战时期,卡尔?诺顿公司为美国航空兵提供了总计超过70000台诺顿轰炸瞄准具。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投下首枚原子弹的“伊诺拉-盖伊”号B-29,使用的就是“诺顿”。
“诺顿”被美军视为重要军用仪器,每次执行任务前,专门人员才把诺顿轰炸瞄准具装上轰炸机,执行任务后又立即拆下,交给专业人员保存和维护。如果轰炸机在敌占区迫降,投弹手必须用手枪朝“诺顿”的关键部件射击,将其破坏。因为这种方式的破坏效果不够理想,美军还为装备“诺顿”的飞机配备了铝热剂枪,这种特殊的枪可以利用铝热剂释放的强大热量把“诺顿”烧成一团废金属。
翼龙轰炸机却并不存在诺顿的缺点,所以投弹手们可以轻松地用翼龙轰炸机上的新式瞄准具对准吴淞口的日本军舰进行轰炸。在试飞过程中,翼龙轰炸机在1万米高度的轰炸精度达到了20米直径范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比起美国轰炸机使用的诺顿轰炸瞄准具来,性能要优越得多!而且,翼龙轰炸机的升级版还将采用更加先进的雷达瞄准具。
等到翼龙们开始投弹,日军特遣舰队靠泊在吴淞码头那些军舰上的士兵和军官都还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即将到来!他们将会迎来各种型号的炸弹,有2000千克级别的云爆弹,还有1000公斤的子母炸弹,当然也有普通的250公斤高爆航空炸弹。经过模拟训练的翼龙轰炸机机组成员们,早就做好了一举击中日军舰队的准备。
雷霆一声令下,所有的机组成员都紧张地做着准备,随着翼龙轰炸机编队从吴淞码头上空一万米高空飞过!上百枚大大小小的炸弹就呼啸着砸向日军军舰!这些日军军舰大约有二十来艘,虽然大部分都是两千多吨的驱逐舰,并没有航母和战列舰这样的大目标,但是大部分的炸弹还是精确的命中了目标!其实像2000千克级别的云爆弹,还有1000公斤的子母炸弹这种类型的炸弹,根本不需要精确命中目标,只需要在目标附近爆炸,就可以毁灭很多日军军舰!
2000公斤级的云爆炸弹,其威力不下于一枚小型核弹,云爆弹的原理和普通炸弹炮弹完全不同。其装药不是炸药,而是特殊的燃料,它的杀伤力不像普通炸弹那样靠冲击波和爆破片,而是:迅速耗尽爆点周围的氧气,使人员窒息死亡;造成巨大的真空超压,撕碎人员的内脏器官、靠压强毁坏工事,甚至地下掩体的人员也不能幸免,受云爆弹攻击的人的死状极惨。而且云爆弹可大可小,制造不难。
大型云爆弹的破坏力堪比战术核弹、小型的单兵云爆弹也可以轻易摧毁一个步兵班排的阵地。初次见到大型云爆弹爆炸的人,会很容易怀疑那是核爆。海湾战争时英军士兵看到美军的云爆弹攻击,无不大呼“核爆”。云爆弹爆炸分为两次,第一次爆炸会把弹体内的燃料在爆点上方吹散成云雾状,紧接着的二次引爆将点燃这些雾状燃料使其在一刹那猛烈燃烧,爆点下方的氧气会瞬间耗尽,并且形成瞬间的超温和超压以及负压。爆点下方下面的人员,无论头顶有无掩体,会在缺氧窒息的同时,被迅速抽干肺内空气,在巨大痛苦中死亡;随之而来的超压又会揉碎内脏,摧毁建筑和工事,最终使这片阵地成为人间地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