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光明与黑暗、白与黑在同一个人身上呈现出来。守能盯着赵匡胤,庆幸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看到光明的色彩占了上风。但是,那种黑暗的力量,尽管微弱,那种黑色,尽管微小,却显得异常的刺眼,散发出一种令人震慑的寒意。

  “陛下的意思,是让贫僧负责联络皇城内的秘密察子?”守能问道。

  “正是。如果你能负责此事,这些察子的处境就会更加安全一些。毕竟,那些察子在皇城内身份低下,如果暗中与朝廷大员接触,迟早会引起人的怀疑。”

  “哦?陛下,守能已经是出家人,不欲过问俗事了!”

  “师傅是要陷朕于不义吗?”赵匡胤扬起头,哈哈笑了起来。

  “陛下——”守能有些困惑。

  “师傅应该知道高僧鸠摩罗什吧?”

  “陛下说的是六百多年前的鸠摩罗什和尚?”

  “不错,朕说的就是那个‘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过目必能,一闻则诵’的鸠摩罗什。朕爱读书,读过这位高僧的故事,印象颇为深刻。鸠摩罗什游历沙勒国,改信大乘佛教,从此名动西域,还被奉为国师。可是,未料到前秦王苻坚对鸠摩罗什很感兴趣,希望能为己所用。于是,苻坚派骁将吕光攻破龟兹,把鸠摩罗什抓了起来。后来,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王,鸠摩罗什于是只得滞留凉州。那个吕将军真是异想天开,竟然强迫鸠摩罗什破戒成了亲。说起来,这鸠摩罗什也是对死亡还心存恐惧啊。不过,鸠摩罗什对破戒深感痛心,这倒是真的。所以他常常把自己比喻成臭泥,又说臭泥中也可生莲花,莲花说的就是佛法,又让人取莲花而勿取臭泥也。后来,年近六旬的鸠摩罗什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长安,译经达三百余卷,《金刚经》、《法华经》和《维摩诘经》那都是这位破了戒的大和尚的功劳啊!鸠摩罗什圆寂前发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令人惊奇的是,当时按照西方的方法,以火焚尸,薪灭形碎,鸠摩罗什的舌头竟然没有焦烂。这鸠摩罗什有一首诗,诗曰:

  心山育明德,

  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

  清音彻九天。

  这个大和尚是参透了佛法了啊。佛法之根基在于明德,明德就要忍受孤独与磨难,哪怕不被世俗所理解!”

  “贫僧岂能与鸠摩罗什高僧相比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