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2 / 2)
“不是错过了,是不屑一看!”柳三变之母纠正道,“总以为去那种地方的不是什么正经人士,也不是什么正经事,别被乌烟瘴气熏昏了头,别被苟且之事污染了灵魂!这话是谁说的?而且还说得如此正义凛然,说得怒气冲天,说得咬牙切齿!”
“女人就是女人,不懂待变通!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也!”柳三变之父说得很动情,自然也很感人,他不无遗憾地道,“再邀请的话,爬都要爬去感受感受!”
孙何也是性情中人,他当场表态,尽早请伯父、伯母领略柳三变《望海潮》之美,而且特别邀请小柳涚,一定要接受上乘之作的陶冶。
孙何不仅兑现了他向两位老人家许下观看《望海潮》的承诺,从此常常前往柳宅,尽一个儿子的应尽职责。
☆、第六十二节 柳三变感恩孙何
柳三变听说孙何被征入京任职,虽然感情上还是有点疙里疙瘩的,但他传书范仲淹,传播《望海潮》新词还是让他有所感激。
柳三变的确有与孙何见面的冲动,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柳三变心里明白,向往官场是真,若要他攀附权贵,他骨质里的清高这一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
柳三变在妓院中的成功所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过他的文化使命与他政治使命两相分离带来的痛苦,妓院中成功的快乐是长久的,后者的痛苦则是间歇性的。
柳三变遗憾于对年迈的父母亲不能尽到人子之孝,但他也是时常关注着,他有一种明显的寄托,希望柳涚能够代替他尽孝,一个聪明的孙子绕膝于爷爷奶奶跟前,是莫大的安慰,他深知,作为四书五经传家的家庭而言,柳涚在这方面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给爷爷奶奶带来喜悦,带来希望。
在这一点上,他柳三变永远都不如儿子柳涚,他不可能让父亲母亲感受到他的进步,也许在父母大人的心里,他就是对家庭不尽责不成器的那根卡在心里永远都拔不出来的骨刺,他在父母大人面前晃悠,只能带给他们失望与叹息!
柳三变作为人子,他也够苦恼的,名正言顺地尽孝,既不容易,也不现实,只能闲暇之时或者是想念和挂牵父母之时,才促使他偷偷摸摸贼眉鼠眼地前去柳宅,远远地垂泪,远远地为父母担心,远远地祝福他们。 ↑返回顶部↑
“女人就是女人,不懂待变通!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也!”柳三变之父说得很动情,自然也很感人,他不无遗憾地道,“再邀请的话,爬都要爬去感受感受!”
孙何也是性情中人,他当场表态,尽早请伯父、伯母领略柳三变《望海潮》之美,而且特别邀请小柳涚,一定要接受上乘之作的陶冶。
孙何不仅兑现了他向两位老人家许下观看《望海潮》的承诺,从此常常前往柳宅,尽一个儿子的应尽职责。
☆、第六十二节 柳三变感恩孙何
柳三变听说孙何被征入京任职,虽然感情上还是有点疙里疙瘩的,但他传书范仲淹,传播《望海潮》新词还是让他有所感激。
柳三变的确有与孙何见面的冲动,但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柳三变心里明白,向往官场是真,若要他攀附权贵,他骨质里的清高这一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
柳三变在妓院中的成功所获得的快乐,远远超过他的文化使命与他政治使命两相分离带来的痛苦,妓院中成功的快乐是长久的,后者的痛苦则是间歇性的。
柳三变遗憾于对年迈的父母亲不能尽到人子之孝,但他也是时常关注着,他有一种明显的寄托,希望柳涚能够代替他尽孝,一个聪明的孙子绕膝于爷爷奶奶跟前,是莫大的安慰,他深知,作为四书五经传家的家庭而言,柳涚在这方面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给爷爷奶奶带来喜悦,带来希望。
在这一点上,他柳三变永远都不如儿子柳涚,他不可能让父亲母亲感受到他的进步,也许在父母大人的心里,他就是对家庭不尽责不成器的那根卡在心里永远都拔不出来的骨刺,他在父母大人面前晃悠,只能带给他们失望与叹息!
柳三变作为人子,他也够苦恼的,名正言顺地尽孝,既不容易,也不现实,只能闲暇之时或者是想念和挂牵父母之时,才促使他偷偷摸摸贼眉鼠眼地前去柳宅,远远地垂泪,远远地为父母担心,远远地祝福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