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良之见刘邦,施君臣之礼后,将《太公兵法》的六韬方略和盘托出,深得刘邦赏识,似有相见恨晚之感,刘邦欲引以为将才,具有自知之明的张良推辞道:“吾这柔弱之躯,女郎之体,何以号令千军万马,吾非良将,天生良谋也,乞望主公裁夺!”

  继祖母强调道:“张良过人之处,在于识大体,扶正统,择明主,重才智,此乃为人之要诀也。若人能如此,立世之本具矣。”

  柳昶点头同意此高论:“正统才名正,名正才能通行于天下,才智便有了依托,此乃古代成就大事的要诀,尤其是在改朝换代的节骨眼上,在改天换地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其中任何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言之有理!”柳三变赞道,“不愧为通晓历史之令才!”

  柳昶之喜形于色,感染了柳昶躯体所在的病房中的每一个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猜度着,兴奋着。

  老女佣继续回忆继祖母的讲述:据祖爷推测,《太公兵法》中应该有聚人聚能、聚财聚力、聚虚而实用之类的原则。

  三变祖宗面对柳昶问这三个原则为何意时,解释道:“要广结天下英才为己所用,准备充足的财力才能在机会来临之时招兵买马,而不至于坐失良机,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刻意而为的计划,才能笼络人才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柳昶认为解释精妙,深深地点头首肯。

  年岁最轻的女佣突然冒出一问:“你们可知,少主听到此处,发了何问?”

  老女佣答曰:“我乃活见证,少主问祖母,天天与祖爷谈论兵法吗?”

  “小小年纪,也算一奇!”柳昶似乎在这方面有特别深的感受,也许他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遇到过不计其数的实例,因此他感叹道,“若不是家道开放,家风民主,保护每个家庭成员,包括小孩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持平等相待的表述和申诉权利,这种问法在家长制的眼里不是被视为大逆不道,就是被视为洪水猛兽!”

  “这算什么,继祖母的回答更奇?”年岁最小的女佣偷眼看着少主,“继祖母说,大多数时间谈论南唐后主的黄保仪,当代之绝世美女,天下无与伦比,可祖爷却说唯眼前尤物可与之平分秋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