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8章(2 / 2)
大西柳抵达扬州周边的第一件事,是调查司马藉的下落,这是韩健最关心的问题。大西柳查到,在扬州城破头一天,城内有人去司马藉的江北军务衙门拜访,结果未见司马藉其人,方知司马藉逃走,而这人就是曾带南王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斗升。
斗升在得知司马藉失踪的消息后,没有回去通禀扬州太守隋化,而是随在出城巡查的兵马队伍中也跟着逃窜,与他同行的还有隋化手下的几名将领和谋士,这些人跟斗升关系都很亲近。韩健也终于明白为何在朱同敬攻占扬州的当日,有情报显示,隋化手下有部分人提前闻讯而逃。
斗升是否提前猜到北朝和朱同敬的行军计划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斗升去拜访司马藉的主要目的是为试探,正是因他拜访司马藉而不得,猜度到扬州将有危险之事发生。斗升也会当司马藉的失踪,是北朝营救的结果,事情也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他干脆连隋化也不通知,直接带人离开扬州。
斗升投靠扬州太守隋化也是权宜之计,在斗升发觉隋化并不能完全信任他之后,已心生离意,斗升对朱同敬本身抱有敌意,不可能为朱同敬所用,所以他不会留在扬州城内等死。而斗升的去向,大西柳并未查的很清楚,只是知道斗升带着人出城后,是渡江南下,可能是往金陵去,也可能是绕过金陵,这恰恰与司马藉南逃的方向相吻合。
在南朝现存的势力中,惠王萧翎算是最有权势的,但他不能知人善用,任何有才能的谋士不会去投奔他,司马藉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斗升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女皇萧旃虽然有知人善用之能,但苦于没有兵权,只是被架空的皇帝,斗升若进金陵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斗升不肯留在扬州,说明他就没有给朱同敬效命的打算,或者是斗升在察觉到司马藉离开并非北朝所营救,而是绕金陵城南下后,他就该猜到司马藉是要往徐定,靠李方唯的势力试图力挽狂澜。
这让斗升应该是看到一展才华的机会。
司马藉在南朝中属于即为特殊的人物,他是北朝人,但无效忠北朝的思想,帮萧翎成就大业后反倒被遗弃,而后为女皇效命也因南朝内部军阀林立而不能有机会崛起,现在南朝乱局已现,给司马藉一定的人马,司马藉可能掀起怎样的波澜是难以想象的,这符合斗升这种政治投机者所好。 ↑返回顶部↑
斗升在得知司马藉失踪的消息后,没有回去通禀扬州太守隋化,而是随在出城巡查的兵马队伍中也跟着逃窜,与他同行的还有隋化手下的几名将领和谋士,这些人跟斗升关系都很亲近。韩健也终于明白为何在朱同敬攻占扬州的当日,有情报显示,隋化手下有部分人提前闻讯而逃。
斗升是否提前猜到北朝和朱同敬的行军计划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斗升去拜访司马藉的主要目的是为试探,正是因他拜访司马藉而不得,猜度到扬州将有危险之事发生。斗升也会当司马藉的失踪,是北朝营救的结果,事情也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他干脆连隋化也不通知,直接带人离开扬州。
斗升投靠扬州太守隋化也是权宜之计,在斗升发觉隋化并不能完全信任他之后,已心生离意,斗升对朱同敬本身抱有敌意,不可能为朱同敬所用,所以他不会留在扬州城内等死。而斗升的去向,大西柳并未查的很清楚,只是知道斗升带着人出城后,是渡江南下,可能是往金陵去,也可能是绕过金陵,这恰恰与司马藉南逃的方向相吻合。
在南朝现存的势力中,惠王萧翎算是最有权势的,但他不能知人善用,任何有才能的谋士不会去投奔他,司马藉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斗升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女皇萧旃虽然有知人善用之能,但苦于没有兵权,只是被架空的皇帝,斗升若进金陵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斗升不肯留在扬州,说明他就没有给朱同敬效命的打算,或者是斗升在察觉到司马藉离开并非北朝所营救,而是绕金陵城南下后,他就该猜到司马藉是要往徐定,靠李方唯的势力试图力挽狂澜。
这让斗升应该是看到一展才华的机会。
司马藉在南朝中属于即为特殊的人物,他是北朝人,但无效忠北朝的思想,帮萧翎成就大业后反倒被遗弃,而后为女皇效命也因南朝内部军阀林立而不能有机会崛起,现在南朝乱局已现,给司马藉一定的人马,司马藉可能掀起怎样的波澜是难以想象的,这符合斗升这种政治投机者所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