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1 / 2)
这几年的时间,江都子弟兵建功立业的不少,折损的也很多。江都可以说是韩健厉兵秣马的大后方。要不是江都百姓这几年源源不断的供应,他也不可能将魏朝彻底平定下来,建立起北方的军事强国。可以威慑到南朝。
简单的祭天仪式之后,韩健上马进城。接受沿街百姓的欢呼。城中万人空巷,老少妇孺皆都出来迎接,在得知江都免税的消息之后,江都百姓更是感恩戴德,无论韩健走到哪里,都有百姓虔诚下拜,对韩健的尊崇也一时无两。
而后面皇宫女眷的车驾则没有像韩健那么张扬,等车驾一行抵达原本的东王府。此时东王府外已有两千禁卫守卫,将东王府当作是皇宫一般。提前几日回江都安排韩健及内宫嫔妃安顿事宜的林小夙从东王府内出来,她也是唯一一个在韩健之前抵达江都的皇宫内眷。
“都安排好了?”
韩健从马上下来,林小夙想上前拉住马缰。韩健却扶着她的手,在众目睽睽下也让林小夙略有羞赧。
在林小夙生下儿子后,这位曾经东王府的大管家仍旧尽他的职责,朝廷的钱粮调度逐渐落在林小夙肩上,但韩健也没让林小夙太累,其实韩健也不想落个内眷干政的骂名,林小夙再怎么说也是后妃。且还只是贵妃而非皇后,加上林小夙的兄长是如今的靖北公,魏朝大将军。林小夙的身份也有些微妙,底下也开始有人进谗说林氏的坏话。
有掌握实权的将领,就有附庸者,也有看不惯心生嫉恨的,林詹这几年下来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又是韩健的“开国大将军”,其在军中的威望不在韩健之下,但韩健却足够信任林詹,他对苏廷夏或有怀疑。但林詹为人谨慎,加上二人是结识于微末。林詹屡次为江都化险,韩健也记着这位功臣的功劳。再者。林詹也是林小夙的兄长,也就是韩健的亲人。但为了朝廷的稳定,韩健也是要避忌,怎么说现在林小夙也有了儿子,若将来因为储君的事而生内乱的话,也是韩健所不希望看到的。
林小夙没有说什么,这时候内眷的车驾也相继到来,两宫皇后顾欣儿和杨苁儿从马车上下来,在身边女眷的搀扶下往东王府正门这面过来,先对韩健行礼后,她们才相继进都东王府内,对于韩健身边大部分的女眷来说,这东王府也是足够熟悉,反倒是杨瑞未曾在江都东王府内居住。
因为杨瑞的身份特殊,韩健没有让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等基本人都进去,连围观的百姓也要退出东王府缩在街道后,杨瑞才抱着女儿从车驾上下来,韩健亲自要过去接过女儿,杨瑞却躲开韩健,而是自行抱着女儿往东王府台阶的方向走。
“都是一家人,何必拘泥?”韩健道。
杨瑞不说话,一行进到东王府内,韩健有种熟悉的感觉。这毕竟是他自小生活的地方,从出生开始他就已经记事,他在为东王世子时,也没有什么权力,这东王府上下早就被他摸索个遍,哪里高那里矮,哪里有狗洞,甚至是那些很不起眼的小地方他都门清。可惜这次回来,东王府已经重新修缮过,一些小的痕迹已经察觉不到,再加上物是人非,现在再回来已是天子,原本的女皇也做了他的妃嫔,心中的感慨也就更多了一些。
韩健身边的内眷需要安顿,对于韩健那些姨娘来说,东王府要安顿下来不难,她们只需要各回各的院子就成。虽然江都的东王府不比皇宫的规模,可到底也比洛阳城的东王府大,洛阳城的东王府最开始只是别院,后来经过扩建,到韩健登基时规模也不及江都东王府的一半大。
东王府的宽敞,也让韩健身边的女眷各有自己安顿的地方。韩健还是先回自己的卧室去看,因为这几年江都东王府都有人收拾和打扫,一切基本跟韩健走的时候一模一样,连被褥似乎都是原来的。问过才知道,东王府的人怕韩健有一天回来住不习惯,早就把原来的旧被褥收拾好,风干晾干,就等韩健回来再换上,让韩健找到家的感觉。
“做的不错,东王府的人各自有赏。以后跟在朕身边,就当是朕的贴身之臣。不过东王府的男子就不用进宫了,可不需要让他们做太监。”韩健把话说完,旁边等着的东王府仆从才都放心下来。当帝王的近臣是好事也非全都是好事。毕竟意味着要迁徙到洛阳,甚至男人还可能要净身当太监,现在有韩健的允诺。至少也能让大多数人放下心。
韩健也没勉强他们的意思,谁愿意留下谁愿意跟着回洛阳。韩健都会尊重他们的决定。甚至韩健也动过迁都之意,洛阳虽然是数朝古都,但总归不及江都的地理形势更好。甚至韩健觉得长安城都比洛阳更适合作为一朝首府。
↑返回顶部↑
简单的祭天仪式之后,韩健上马进城。接受沿街百姓的欢呼。城中万人空巷,老少妇孺皆都出来迎接,在得知江都免税的消息之后,江都百姓更是感恩戴德,无论韩健走到哪里,都有百姓虔诚下拜,对韩健的尊崇也一时无两。
而后面皇宫女眷的车驾则没有像韩健那么张扬,等车驾一行抵达原本的东王府。此时东王府外已有两千禁卫守卫,将东王府当作是皇宫一般。提前几日回江都安排韩健及内宫嫔妃安顿事宜的林小夙从东王府内出来,她也是唯一一个在韩健之前抵达江都的皇宫内眷。
“都安排好了?”
韩健从马上下来,林小夙想上前拉住马缰。韩健却扶着她的手,在众目睽睽下也让林小夙略有羞赧。
在林小夙生下儿子后,这位曾经东王府的大管家仍旧尽他的职责,朝廷的钱粮调度逐渐落在林小夙肩上,但韩健也没让林小夙太累,其实韩健也不想落个内眷干政的骂名,林小夙再怎么说也是后妃。且还只是贵妃而非皇后,加上林小夙的兄长是如今的靖北公,魏朝大将军。林小夙的身份也有些微妙,底下也开始有人进谗说林氏的坏话。
有掌握实权的将领,就有附庸者,也有看不惯心生嫉恨的,林詹这几年下来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又是韩健的“开国大将军”,其在军中的威望不在韩健之下,但韩健却足够信任林詹,他对苏廷夏或有怀疑。但林詹为人谨慎,加上二人是结识于微末。林詹屡次为江都化险,韩健也记着这位功臣的功劳。再者。林詹也是林小夙的兄长,也就是韩健的亲人。但为了朝廷的稳定,韩健也是要避忌,怎么说现在林小夙也有了儿子,若将来因为储君的事而生内乱的话,也是韩健所不希望看到的。
林小夙没有说什么,这时候内眷的车驾也相继到来,两宫皇后顾欣儿和杨苁儿从马车上下来,在身边女眷的搀扶下往东王府正门这面过来,先对韩健行礼后,她们才相继进都东王府内,对于韩健身边大部分的女眷来说,这东王府也是足够熟悉,反倒是杨瑞未曾在江都东王府内居住。
因为杨瑞的身份特殊,韩健没有让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等基本人都进去,连围观的百姓也要退出东王府缩在街道后,杨瑞才抱着女儿从车驾上下来,韩健亲自要过去接过女儿,杨瑞却躲开韩健,而是自行抱着女儿往东王府台阶的方向走。
“都是一家人,何必拘泥?”韩健道。
杨瑞不说话,一行进到东王府内,韩健有种熟悉的感觉。这毕竟是他自小生活的地方,从出生开始他就已经记事,他在为东王世子时,也没有什么权力,这东王府上下早就被他摸索个遍,哪里高那里矮,哪里有狗洞,甚至是那些很不起眼的小地方他都门清。可惜这次回来,东王府已经重新修缮过,一些小的痕迹已经察觉不到,再加上物是人非,现在再回来已是天子,原本的女皇也做了他的妃嫔,心中的感慨也就更多了一些。
韩健身边的内眷需要安顿,对于韩健那些姨娘来说,东王府要安顿下来不难,她们只需要各回各的院子就成。虽然江都的东王府不比皇宫的规模,可到底也比洛阳城的东王府大,洛阳城的东王府最开始只是别院,后来经过扩建,到韩健登基时规模也不及江都东王府的一半大。
东王府的宽敞,也让韩健身边的女眷各有自己安顿的地方。韩健还是先回自己的卧室去看,因为这几年江都东王府都有人收拾和打扫,一切基本跟韩健走的时候一模一样,连被褥似乎都是原来的。问过才知道,东王府的人怕韩健有一天回来住不习惯,早就把原来的旧被褥收拾好,风干晾干,就等韩健回来再换上,让韩健找到家的感觉。
“做的不错,东王府的人各自有赏。以后跟在朕身边,就当是朕的贴身之臣。不过东王府的男子就不用进宫了,可不需要让他们做太监。”韩健把话说完,旁边等着的东王府仆从才都放心下来。当帝王的近臣是好事也非全都是好事。毕竟意味着要迁徙到洛阳,甚至男人还可能要净身当太监,现在有韩健的允诺。至少也能让大多数人放下心。
韩健也没勉强他们的意思,谁愿意留下谁愿意跟着回洛阳。韩健都会尊重他们的决定。甚至韩健也动过迁都之意,洛阳虽然是数朝古都,但总归不及江都的地理形势更好。甚至韩健觉得长安城都比洛阳更适合作为一朝首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