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1 / 2)
韩健还是觉得不解气,他不在连他身边的人都敢欺辱,这是分明将他不放在眼里。韩健正准备多杀几个令自己心安,同时也让杨瑞消消气的时候,有侍卫进来传报,说是韩昭氏在皇宫內苑之外求见。
韩昭氏作为副帅一直在关中协同韩崔氏领兵,在与鲜卑人一战的反攻之中,韩崔氏和韩昭氏并未领兵往西凉旧地,而是留守西都,战事平息后韩崔氏仍旧留在西都,而韩昭氏则回洛阳述职。
☆、第八百零四章 两代帝王的矛盾
听到韩昭氏来的消息,韩健先看了杨瑞一眼,杨瑞此时全心注意力都在女儿身上,好似对侍卫的通禀充耳不闻。
但韩健却知道杨瑞是清楚韩昭氏前来的目的,他回城没有回东王府而直奔皇宫,也表明他的立场,就是心中记挂杨瑞母女更多一些,甚至对于韩松氏被禁足,或者是顾欣儿和林小夙诞子更为关心。
韩健对法亦吩咐道:“照顾好陛下,朕去去便回。”
法亦原本是不想留在杨瑞面前的,因为法亦总是不敢面对杨瑞,但既是韩健的吩咐她也不会有所忤逆,留下来相陪,实际上杨瑞对韩健的存在都不加理睬,更别说是法亦。
韩健直接烨安阁,冬天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天还是非常冷的,韩昭氏并非宫装而来,而是一身戎装,这是代表着她的身份,是替东王府乃至是现如今朝廷出征刚还的女将军。韩健到时,韩昭氏行礼,韩健什么话都没说,示意到烨安阁内说话,韩昭氏这才恭敬走进烨安阁内,见韩健也不坐,显然不是准备会见她而只是想知道她进宫的目的。
“臣妾参见陛下。”韩昭氏恭敬行礼道。
韩健打量着韩昭氏,要说他从小开始那些姨娘中最亲近之人莫过于韩昭氏,这是他母亲的侍剑婢女,对他的感情也非同一般,可在长大之后因为两代人的关系他跟韩昭氏的关系也并不是很亲密,要么他忙于军务,要么韩昭氏领兵往关中,韩健从离开江都只有一次跟韩昭氏促膝长谈,说的还是他父亲韩珪之事。二人之间已显得有些生分。
韩健道:“九娘何必多礼?就算我如今为帝王,也不过是您的义子,这份情是不会变的。”
韩昭氏正色道:“君在上,妾既为臣,当恪守礼法。臣妾不敢在陛下面前放肆造次。只是陛下身为人君,同为一国之主。当分清主次先后。”
韩健眯眼打量着韩昭氏道:“九娘这是何意?是要劝诫于我?”
韩昭氏想了想,才叹口气续道:“陛下归来不归王府而入皇宫,连朝中大臣也未会见,是否有失纲常?陛下当以国家安定为本。不该过多顾虑儿女私情。”
韩健道:“我正是要顾着国家大事才进宫来,从我继位开始,便以安稳老臣平稳过渡为主,北上与鲜卑一战也是为奠定新朝基础,却不知二娘在洛阳大开杀戒。难道做这些事之前不该与我商议?”
↑返回顶部↑
韩昭氏作为副帅一直在关中协同韩崔氏领兵,在与鲜卑人一战的反攻之中,韩崔氏和韩昭氏并未领兵往西凉旧地,而是留守西都,战事平息后韩崔氏仍旧留在西都,而韩昭氏则回洛阳述职。
☆、第八百零四章 两代帝王的矛盾
听到韩昭氏来的消息,韩健先看了杨瑞一眼,杨瑞此时全心注意力都在女儿身上,好似对侍卫的通禀充耳不闻。
但韩健却知道杨瑞是清楚韩昭氏前来的目的,他回城没有回东王府而直奔皇宫,也表明他的立场,就是心中记挂杨瑞母女更多一些,甚至对于韩松氏被禁足,或者是顾欣儿和林小夙诞子更为关心。
韩健对法亦吩咐道:“照顾好陛下,朕去去便回。”
法亦原本是不想留在杨瑞面前的,因为法亦总是不敢面对杨瑞,但既是韩健的吩咐她也不会有所忤逆,留下来相陪,实际上杨瑞对韩健的存在都不加理睬,更别说是法亦。
韩健直接烨安阁,冬天已经下了第一场雪,天还是非常冷的,韩昭氏并非宫装而来,而是一身戎装,这是代表着她的身份,是替东王府乃至是现如今朝廷出征刚还的女将军。韩健到时,韩昭氏行礼,韩健什么话都没说,示意到烨安阁内说话,韩昭氏这才恭敬走进烨安阁内,见韩健也不坐,显然不是准备会见她而只是想知道她进宫的目的。
“臣妾参见陛下。”韩昭氏恭敬行礼道。
韩健打量着韩昭氏,要说他从小开始那些姨娘中最亲近之人莫过于韩昭氏,这是他母亲的侍剑婢女,对他的感情也非同一般,可在长大之后因为两代人的关系他跟韩昭氏的关系也并不是很亲密,要么他忙于军务,要么韩昭氏领兵往关中,韩健从离开江都只有一次跟韩昭氏促膝长谈,说的还是他父亲韩珪之事。二人之间已显得有些生分。
韩健道:“九娘何必多礼?就算我如今为帝王,也不过是您的义子,这份情是不会变的。”
韩昭氏正色道:“君在上,妾既为臣,当恪守礼法。臣妾不敢在陛下面前放肆造次。只是陛下身为人君,同为一国之主。当分清主次先后。”
韩健眯眼打量着韩昭氏道:“九娘这是何意?是要劝诫于我?”
韩昭氏想了想,才叹口气续道:“陛下归来不归王府而入皇宫,连朝中大臣也未会见,是否有失纲常?陛下当以国家安定为本。不该过多顾虑儿女私情。”
韩健道:“我正是要顾着国家大事才进宫来,从我继位开始,便以安稳老臣平稳过渡为主,北上与鲜卑一战也是为奠定新朝基础,却不知二娘在洛阳大开杀戒。难道做这些事之前不该与我商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