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生这就要归去,本官心中多有不舍,明日本官一定相送先生。只望将来先生记得本官,若有驱驰的话,本官一定效劳。”李方唯见到司马藉。马上将自己的诚意表露,这也是他这些天来讨好司马藉的主要目的,就是为能有朝一日离开徐定这小地方而进朝为官。这是李方唯的“野心”。若论安定,李方唯足以在徐定执掌多年的军政大权,可以令世代荣华富贵,可李方唯却知道自己终究是惠王府的人,惠王府不存,他或者可以投靠别的人,但都不如在朝中自己闯出名堂来的实际。而别的人他也巴结不上,唯独惠王给了他亲近司马藉的机会,令他可以有司马藉这个寄托。

  司马藉也的确找不到拒绝的理由。点头道:“好。”

  回答简单明了,却也是李方唯最想听到的。李方唯要讨好司马藉所花的代价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让地方纳捐军粮和物资之事,李方唯作为主导者。也是拿出了家财来完成司马藉所交托之事。现在却也只是得到一个空头的承诺,但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而李方唯对司马藉格外信任,因为他觉出这个司马藉不像南朝那些市侩而无情的朝官,本身司马藉在金陵就没什么人脉,但司马藉却是整个南朝的新贵,不论女皇曾请他出山为相,单就是司马藉为惠王军师之事就可以给李方唯带来很多的方便。

  李方唯除了来送别,其实也是想为司马藉设践行宴,当他把来意说明后,司马藉点头当是应了。这是李方唯第三次召集城中官绅来为司马藉设宴,前两次因为一些事本身宴席并非很愉快,城中官绅对于司马藉的印象是吸血鬼,一来地方便让他们出钱出力,而又有李方唯出来主持,他们又不得不遵从。司马藉原本不想再去自讨没趣,但再想,既然也再无所请,那就干脆当是酬谢这些官绅,也好在临走多见见地方的人,劳烦人家一顿,临走说句感谢总是要的。

  “李太守,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司马藉在要送李方唯回去时突然道,“不知焕儿姑娘那边……”

  李方唯会意笑道:“只要先生喜欢,人便给先生送去金陵便可。若先生觉得路上不太方便的话,本官会另行派人送去,绝不会影响先生的声誉。”

  官员在外办差私自纳妾,这是很大的渎职之罪。况且司马藉出来办的还是军务。但司马藉的身份却有些不同,司马藉虽然在惠王体系甚至是南朝官场的地位不低,但他却并未有任何官职在身,严格来说也算不得出来办公差。其实司马藉也不太在意名声的问题,就算他做出怎样的事,惠王要怪罪也早就怪罪,而北朝皇帝韩健跟惠王甚至是南朝女皇萧旃曾有过约定,就是尊重司马藉的选择,他愿意留在南朝便留下,若是不愿意当放还。无论是惠王还是南朝的女皇,都不会为了一个司马藉而开罪北朝,若北朝以此来兴师问罪南朝将会得不偿失。

  司马藉点头道:“多谢。”

  李方唯心中慨叹,其实他也没觉出那焕儿有什么好的地方,他心中想,也可能是自己对女人向来不怎么热衷。所以才没发觉原来府中居然还能令生性淡泊的司马藉所能迷恋的女人,他不会为府中歌女来得罪司马藉。本身一个歌女也到不了让他舍不得的地步,送出来就没有收回的必要。但司马藉却突然好像补充道:“还是遵照焕儿姑娘的意愿。若她不愿背井离乡,在下也不会勉强。”

  李方唯又有些愣神。女人对他来说就好像是调剂品而非必需品,李方唯府中妻妾也不少,但都是年少时所娶所纳,那时他也没沉迷于女色,只是往上几代对于他传宗接代的事看的很重,等他有儿有女之后这种事就没人再强迫他,连他自己也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回府。这几天都在忙着如何招待司马藉,连家门都不回。倒不是说李方唯对家人很冷淡,只是他觉得男人就应该有侧重的地方,甚至他的正室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迁居回乡下,他这两年根本无暇回去探望。

  司马藉亲自送李方唯出府,二人正行礼作别,却有快马传信而来。又是从金陵传来的消息,李方唯以为是惠王催促的信函,但想来也不至于一天连发两封,除非是金陵发生了什么大事。但眼下金陵城内一切风平浪静,朱同敬的人马距离金陵还远着。女皇跟惠王之间很和睦朝事并无争执,只是女皇在逐渐收拢权力,可惠王好像也不太在意这些。

  “是陛下传先生早些回去。”李方唯上前接过朝廷的公文。打开看过转交到司马藉手上。

  司马藉没想到有什么事要找他还要以公函的方式传递到地方,等司马藉拿过来一看,才知道事情不简单。原来是朝廷任命他为右相昭告天下的公函,所要下发到南朝各州府。司马藉突然想到惠王本是无事请他回去的,或者是萧旃在他的问题上跟惠王萧翎有沟通,得到惠王的许可而将他调到朝中为右相,毕竟赏赐萧旃前来只是商谈征求他的意见,而他的意见就是要继续辅佐惠王,那次萧旃失望而回。但这次萧旃得到惠王准允之后,甚至没有再跟他有商议而直接诏告天下。就好像怕他不答应而急于将事情落实。

  拿在手上的公函,司马藉脸上露出苦笑。他在南朝是不求什么名利的,本来就是一种好像责任的牵绊。在他被囚禁暗无天日的时候,是惠王萧翎把他解救出来,令他重新有了自由的生活,在萧翎众敌环伺时,他就尊重李山野的意思来辅佐萧翎令萧翎,他原本是想在萧翎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选择离开南朝回江北,可萧翎却总是不争气,还不能做到自立,这才令他一直留在南朝。可现在他要是做了南朝的右相,等于是跟北朝的政坛划分开,一个北朝的细作来作为南朝权倾朝野的右相,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