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1 / 2)
等韩健到皇宫门口,也不急着进宫,而是在等后续的人赶到。
更多的士兵从洛阳正门的宽阔街道涌来,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东王府的人马,但并非东王府原本城防的人马,而是从城外调集而来。林恪一直想知道这些人马到底是何来头,当他见到一些东王府熟悉将领的面孔之后,他才有些恍然。
这些将领,还有韩健调来城中的兵马,并非只是洛阳周边的戍卫兵马,其中很多都是原本被东王府安置在北方随同林恪征讨北方的人马体系。也就是说,韩健之所以能在一直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又在昨夜叛乱中失去先机,仍旧能不慌不忙后发而先至,主要是韩健没有动用洛阳周边人马,麻痹了林恪和与他的一众属从。
随之被押送前来的,还有几名昨夜在林恪调度下前去夺取城门防备的朝廷体系的将官,以及与林恪暗中勾连东王府守军将士。这些人也如同战俘一样被押送到皇宫门口。
宫门外有些拥堵,一时间好像城中所有的人马都汇聚到皇宫门前。林恪原本就已经有必死之心,但到此时,他心中反而又提了起来,他心想难道是韩健准备趁机“逼宫”,让杨瑞逊位?
林恪在这次的叛乱中,没有知会皇宫,是因为他知道杨瑞再不是以前那样无条件支持朝廷派系的老臣。此次林恪希望的是能扶太子上位,有北方地方官绅和人马的支持,要彻底解决东王府的遗患是很难的,最重要的一条是如何收服东王府分派在地方上的几员大将。有北方战功赫赫正准备与鲜卑人为战的林詹,也有刚被征调到北方杀人如麻的副帅苏廷夏。更有韩健的三姨娘和九姨娘,如今在关中镇守长安和西都的韩崔氏和韩昭氏,这二人若是知道韩健被杀,东王府被除,必定会兴兵前来为韩健复仇。
不过这一切因为事变没有成功而作罢,韩健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便平息了这次的事件,也给魏朝的朝廷带来了危机。此时若韩健将兴兵作乱的罪加在杨瑞身上,他是有足够理由废黜了杨瑞而自立为帝的。虽然在权力上这没有太大区别,可在朝廷人眼中,这区别甚大。这将意味着,魏朝将会成为历史,而韩健将会开启一个新的朝代。
“东王殿下,陛下传召您进宫。”
在宫外兵马乱哄哄的时候,宫里面还是派人出来传旨了。
洛阳城发生这么大的事,杨瑞不可能一无所知。眼下韩健将兵马都囤积到皇宫门前,逼宫之意已很明显,此时杨瑞传召韩健入宫,也是有要缓和矛盾之意。
☆、第七百六十六章 皇廷更迭 上
热门推荐:、 、 、 、 、 、 、
朝廷的文官武将之中,有半数都被韩健拿下。这还不包括一些本身就未落面之人,之前在易蝶暗中去捉拿杨卿乐以及宫中设计刺杀韩健时,韩健也未曾动过这么大的阵仗。无论韩健有多么成熟的理由,能力证这些人是要犯上作乱窃夺洛阳的权柄,但韩健仍旧要背上窃国贼的骂名。一林恪为首的这群人,也被被冠以忠君爱国之士的名头。
随着皇宫杨瑞派出小太监请韩健进宫,韩健也没有马上作出表态,他甚至都无须下马来接杨瑞的御旨。
韩健正要作出表示,突然有东王府的侍卫前来奏禀:“郡王妃请少公子回府一叙。”
↑返回顶部↑
更多的士兵从洛阳正门的宽阔街道涌来,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东王府的人马,但并非东王府原本城防的人马,而是从城外调集而来。林恪一直想知道这些人马到底是何来头,当他见到一些东王府熟悉将领的面孔之后,他才有些恍然。
这些将领,还有韩健调来城中的兵马,并非只是洛阳周边的戍卫兵马,其中很多都是原本被东王府安置在北方随同林恪征讨北方的人马体系。也就是说,韩健之所以能在一直按兵不动的情况下,又在昨夜叛乱中失去先机,仍旧能不慌不忙后发而先至,主要是韩健没有动用洛阳周边人马,麻痹了林恪和与他的一众属从。
随之被押送前来的,还有几名昨夜在林恪调度下前去夺取城门防备的朝廷体系的将官,以及与林恪暗中勾连东王府守军将士。这些人也如同战俘一样被押送到皇宫门口。
宫门外有些拥堵,一时间好像城中所有的人马都汇聚到皇宫门前。林恪原本就已经有必死之心,但到此时,他心中反而又提了起来,他心想难道是韩健准备趁机“逼宫”,让杨瑞逊位?
林恪在这次的叛乱中,没有知会皇宫,是因为他知道杨瑞再不是以前那样无条件支持朝廷派系的老臣。此次林恪希望的是能扶太子上位,有北方地方官绅和人马的支持,要彻底解决东王府的遗患是很难的,最重要的一条是如何收服东王府分派在地方上的几员大将。有北方战功赫赫正准备与鲜卑人为战的林詹,也有刚被征调到北方杀人如麻的副帅苏廷夏。更有韩健的三姨娘和九姨娘,如今在关中镇守长安和西都的韩崔氏和韩昭氏,这二人若是知道韩健被杀,东王府被除,必定会兴兵前来为韩健复仇。
不过这一切因为事变没有成功而作罢,韩健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便平息了这次的事件,也给魏朝的朝廷带来了危机。此时若韩健将兴兵作乱的罪加在杨瑞身上,他是有足够理由废黜了杨瑞而自立为帝的。虽然在权力上这没有太大区别,可在朝廷人眼中,这区别甚大。这将意味着,魏朝将会成为历史,而韩健将会开启一个新的朝代。
“东王殿下,陛下传召您进宫。”
在宫外兵马乱哄哄的时候,宫里面还是派人出来传旨了。
洛阳城发生这么大的事,杨瑞不可能一无所知。眼下韩健将兵马都囤积到皇宫门前,逼宫之意已很明显,此时杨瑞传召韩健入宫,也是有要缓和矛盾之意。
☆、第七百六十六章 皇廷更迭 上
热门推荐:、 、 、 、 、 、 、
朝廷的文官武将之中,有半数都被韩健拿下。这还不包括一些本身就未落面之人,之前在易蝶暗中去捉拿杨卿乐以及宫中设计刺杀韩健时,韩健也未曾动过这么大的阵仗。无论韩健有多么成熟的理由,能力证这些人是要犯上作乱窃夺洛阳的权柄,但韩健仍旧要背上窃国贼的骂名。一林恪为首的这群人,也被被冠以忠君爱国之士的名头。
随着皇宫杨瑞派出小太监请韩健进宫,韩健也没有马上作出表态,他甚至都无须下马来接杨瑞的御旨。
韩健正要作出表示,突然有东王府的侍卫前来奏禀:“郡王妃请少公子回府一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