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韩健给前线上的态度和吩咐是如此,而朝廷也颁布旨意这些渤海国民等同于魏朝百姓。但在十几万渤海国民内迁安顿下来之后,还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抢掠和滋扰。尤其是原本苏廷夏所部的人马,完全当自己是天朝上国的士兵,好像对战败国拥有一切一般。之前苏廷夏为了让他的人马忠心为他效命,对于其所部甚至奸淫掳掠之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本身渤海国民被收缴了武器,又内迁到中原人生地不熟,面对士兵的抢掠根本无从反抗。

  地方官对于军队上的事根本不敢过问,林詹又在北关一线无暇分身理会。以至于地方上出了事,事情只能奏报到洛阳来等候韩健和杨瑞的意见来处理,事情发生多日,地方上仍旧有抢掠和滋扰之事的发生,不但体现在渤海国民之上,就连一些残存的北川百姓,有的刚回迁到故土,仍旧不被当作是魏朝的国民。

  杨瑞在短暂的休养之后。身体基本恢复过来,杨曦不能出来帮她分忧。而她跟韩健之间总有中冷战的味道,她便想早些过问朝事。而关中叛乱和北方发生士兵劫掠百姓之事,在她看来也是恢复理朝的契机。一连几日,杨瑞都召大臣到烨安阁叙话,商讨对于两件事的处置方案。

  韩健则基本未出席。

  不是韩健对于此事不关心,而是韩健不想过多出现在杨瑞面前。一来是杨瑞有意要恢复理朝,让天下人知道她这个女皇除了会生孩子同样也可以打理朝政,这时候韩健进宫会更多给杨瑞压力,也会带来外间的流言蜚语。在杨瑞跟朝臣商讨出详细的对策之前,韩健提前已经有了动作。关中方面已经让韩崔氏和韩昭氏加紧平叛,以招抚为主,对于降而又叛的将领和地方官和给出格外优待的条件,对于其部属也给了优待,基本是投降不杀且可官复原职。最开始时这令叛军很嚣张,以为是朝廷和东王府软弱才会给出如此的让步,但在交锋之后,察觉到即便是一介女流之辈的韩崔氏都能将兵带好,他们便心生忌惮。而之后几场小的交锋,韩昭氏以主力三千骑兵为先锋,先后收复了叛乱的几座县城,叛军则一路败退向西北,不敢再有动作。

  此时叛军背后正是洛夫人和李云朝思暮想的西凉旧地。

  东王府留守在关中的人马算不上多,江都兵马为主力有一万多兵马,还有原本苏廷夏所部的两万多人马,加上西王府降军尚且未被解散的也有两万多人马,总共有五万人马留守关中。但这五万人马中,有半数以上都是分别镇守在关中主要的郡县做守备,韩崔氏真正可以调动来平叛的也只有一两万人,叛军最开始只有几百人,但在募兵和争取到一些西王府旧部的支持后,人马快速扩充到一万多人马的样子,但相比于朝廷和东王府兵马的锋锐,叛军更鱼龙混杂一些,因而在交战中屡次落败。

  韩健很清楚,虽然现下关中战事没有多大的波澜,战事都以胜利而结束,但叛军崛起往往也只需要一场胜利。很多关中百姓对西王府还是有根深蒂固的义,且叛军推出已经作古的西王杨平举的儿子来作为领军,打的也是西王府复辟的旗号,在普通百姓中还是颇有威望。但毕竟关中原本并不完全隶属于西王府,在关中中南部地区,百姓多信于朝廷。此时叛军退守到关中西北部,也正是西王府势力的后花园,要真正清剿起来不易。

  至于北方叛军抢掠之事,韩健在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不能硬性镇压。一些官兵是被苏廷夏惯出的恶习,历来只相信抢掠和以战养战,到地方后仍旧恶习难改,令地方遭殃。但本身这些兵马还是颇具战斗力,若是惩治不好的话,地方上再闹出兵变,就是后院起火。关中已经有前车之鉴,若是地方上安抚不好则会出现叛乱之事。此时也只能以疏导为主。

  韩健让地方官府和守备官兵以朝廷名义张贴榜文,严令不得抢掠,若再抢掠则一律以贼匪论。这算是从名义上先给抢掠之事定性,本身人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地方上的渤海移民在移居到北川州县地方后,也作出了相迎的调整。大有自立村寨而与外界隔开的意思,一些地方甚至开始有暗中联络,有意要北迁回渤海境内。

  韩健两次上书朝廷,也是在杨瑞与朝臣商讨应付对策之时,韩健以臣子的身份上表,陈明自己的态度,韩健先行请罪,再请旨让朝廷派出安抚使到地方上安抚百姓,也算是给足了杨瑞面子。杨瑞在得到韩健上书之后也很“满意”。甚至当着朝臣的面让太监宣读韩健的上书内容,虽然这些官员也知道韩健的态度只是流于表面,但不管怎么说,连韩健这个东王也都承认杨瑞帝王身份,他们自然不敢有所非议。

  杨瑞按照韩健的意思,派礼部侍郎林恪为安抚使,从国库调拨一些钱粮到北方去赈济安抚地方。但暗中却要对渤海国的内迁百姓加以整顿,不能令其联络太过紧密。

  虽然当初林恪的首辅之位是杨瑞给撤的。但杨瑞对林恪还是颇为信任,毕竟林恪也是保皇派的代表。杨瑞当初撤换他也是为不令朝廷与东王府之间关系太僵化。此时杨瑞派林恪去,有意让林恪去更多联系到地方上的士绅和官员,传达是以朝廷为名义来安抚地方的意思,同时让地方官员和士绅保持与朝廷的联系。

  与其说杨瑞是派林恪去安民,不如说杨瑞是派林恪去收买人心,买的还不是百姓的人心。而是地方官和有头脸士绅和大地主的人心,令朝廷仍旧可以保持对地方上的影响力。韩健对于杨瑞的意思自然心中明白的很,但他还是装作不知。他跟杨瑞最大的矛盾还是来自于权力上的争斗,现在军政大权都在他手上,就算杨瑞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夺回原本属于她的权力。韩健也全当是给她面子,让她找到可以做的事,但只要他心中有防备,杨瑞做再多也无济于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