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潼关目前守将是谁还不知,西王府一边有意对外隐瞒,之前分别派过来几员西王府的大将,但到底谁主谁次,并未对外告知,连潼关守城的将士都不知道到底谁是自己的主帅。这招保密虽然看似高明,但韩健却觉得这未免有些太儿戏,若是在交战开始之后军令不能有效下达,那守军内部就会出乱子。但也许是西王府考虑到这次是韩健亲率兵马来出征,破釜沉舟的意思已很明显,对主帅身份保密,也是为防止韩健分析到主帅的性格而作出一些针对性的布置。

  潼关守军有五万多人马,甚至比关下东王府的兵马还要多。加上潼关内守城的军民,整个潼关看起来是固若金汤。不但潼关稳固,连潼关里周边的几座城池,也都形成协防的姿态,若是潼关告急,西王府同时能派出大约六万到十万的援军来援救潼关,到时恐怕东王军派出三十万兵马也不可能拿下潼关。而现在韩健所倚重的三路人马,一共才三万多兵马而已,而且攻城辎重很少,就算杀进潼关内,也未必守得住。

  眼下的情况,既然要强攻还不能久拖,潼关内守军是以逸待劳,将什么情况都近乎考虑在内,而且西王府守军的粮草明显要更充分,这场仗要是再拖半个月以上,那东王军便是因为粮草问题就不得不撤兵。想在半个月以内,以三万兵马攻破直接守军五万,协防兵马十万的潼关,让任何人来想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兄弟姐妹们:请帮忙百度一下古今书法网,第一个就是,请帮忙点进去到首页签到一下。古今书法网公益书法百万人大接力,让我们一起助力民族文化传承!

  ☆、第七百二十六章 避实就虚 上

  三军驻扎下来,韩健连夜召开了阵前的军事会议,再次强调进攻潼关的必要性。因为潼关地势易守难攻,东王府兵马虽有十几万,但大多数都在黄河北岸为苏廷夏所统率,真正被韩健所调动的也只有原本由杨曦带出来的这三万老弱残兵。韩健的态度很明确,但下面将领则显得很为难,韩健料想他们回去了也不会把他的强硬态度传达回去。

  “健儿,你看现在潼关内固若金汤,就算你不顾自己的安危,也要想这可是咱最后的本钱。要是这次有什么闪失,就算能回的去洛阳,姓苏的还有杨平举那老贼都会派兵往洛阳,到时你如何守?”

  不但是将士们不看好这次的战事,连一向对韩健很信任的韩崔氏也在苦口婆心地劝。在她看来,既然现在苏廷夏所部内部闹出乱子,就不如先把兵马撤回去,关中暂时打不下来也就不打了,等休养生息之后,再解决了苏廷夏拥兵自重的问题,再回来攻取关中。

  “三娘不必劝了。”韩健道,“这次我打算让三娘带兵打头阵!”

  韩健话出口,这次却是随军出征的三个女人同时惊讶。韩崔氏自不必说,她劝韩健收手,韩健反倒让她领兵去打头阵,好像让她去送死一样,心中登时有些堵的慌。韩昭氏则沉默不言,一边一直不做声的法亦却更了解韩健一些,毕竟是长久的夫妻韩健私下也大致跟她说过,关中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就没法彻底平息北方,北方将会持续混乱。法亦更能理解韩健要快速解决关中问题的决心,只是她也不能猜测韩健到底有几分胜算。

  韩崔氏面带愠色道:“你不想听我跟你唠叨,干脆让我回洛阳,让我带兵打头阵算是什么?”

  “三娘别生气。”韩健上去好言安慰。道,“先听我把计划说一说,若是三娘再觉得这场仗完全是没必要打。另当别论。”

  韩健将自己这两年来的安排详细跟三个女人一说,从最早收服洛夫人和西柳姐妹开始。韩健就已经开始布关中的局。等到现在北方大致安定,还只剩下西王府这心头大患悬而未决,要清算也被摆到台面上,韩健在西王府中安插的眼线也开始发挥作用,现在关中的一切兵马粮草布置,还有守军的情况都在他掌握中。韩健可谓是知彼知己。

  现在唯独不能查清楚的是潼关守军的主帅是谁,这也是西王府目前的最高机密。不对外宣布,也是不想被韩健钻了空子。但恰恰消息闭塞令上令不得下效,韩健已让人在城中散播一些谣言,引起城中一些将领的猜忌,很多人也在防备有人给东王府开关门献降。潼关虽说是易守难攻,但所首的也不过是一个关口,只要关门一开,东王军杀到里面就只是一场混战,最后孰胜孰负难料。

  等韩健把自己所作的安排说完,韩崔氏蹙眉道:“你说的轻巧,城中到底安插了多少人。在关键时候可是能帮上你忙?不是为了糊弄我,随便说些理由来哄我吧,我可不是……算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