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苏廷夏所部过了北关后,几天时间里洛阳也加强了戒备,军所衙门里天天也都在升帐议事,最后讨论下去没个结果。但普遍有个意见,就是在如今洛阳危急的时候最好是将出征在外的兵马全数调回。但韩健的意见很坚持,攻取关中是一回事,守洛阳是另一回事,至于林詹所部的南迁,暂时尚无时间表。韩健暂且还没打算让林詹回来趟浑水。

  几天后,苏廷夏上奏朝廷的奏本抵达洛阳。

  韩健作为第一个看到奏本的,也第一时间得知了里面的内容。

  苏廷夏上书中。陈略了自出兵渤海以来所收获的成果,虽然其中有稍微夸大的成分,但基本也跟韩健之前所调查相吻合。

  首先是苏廷夏平定了渤海全境,因为渤海国并无一个确切的领土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说,苏廷夏是平定了辽东和吉林一代,至于再北方,因为此时人烟稀少冬天又特别寒冷,已经是人烟罕至。一些渤海国的旧贵族也只能北逃到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试图东山再起。苏廷夏并未派兵追赶到北荒之地,而是选择南撤。

  第二点。就是战争的损耗得失。苏廷夏先是平渤海,又平了新罗援军。同时两次出征新罗,但都未取得很好的成果,只是将新罗北部的几座城市打下来,逼得新罗人不得不派人和谈。最后苏廷夏代表朝廷接纳了新罗人称臣的表章,而且表示最近新罗人便会派使节到洛阳来朝见。除此外,苏廷夏在上书中表明回撤的兵马是十一万,这是作战部队的数量,其中骑兵不多只有一万多,大多数都是步兵,关于武器方面也比较老旧。按照苏廷夏说法,朝廷应该马上支援兵器。加上随军的民夫和战俘,这路兵马可调动数量在十**万的模样,比外界所预想的规模还要庞大。

  就算韩健与杨瑞已经多日没见面,可是遇到这么大的事他还是不得不进宫去与杨瑞商议。

  进到皇宫,韩健也直接进内寝。

  此时杨瑞已经怀孕近六个月,行动已经多有不变,整个人白天也只是留在寝宫不出来。韩健为了避免太尴尬,是与顾唯潘一同请见,杨瑞没有在期冀的寝宫召见韩健和顾唯潘,而是选择在寝宫之旁不远处的一处小花厅内。

  等顾唯潘见到怀孕的杨瑞,也是惊讶了一下,从这点韩健就知道,说是顾唯潘承担着朝臣与杨瑞联系的纽带,但实际上顾唯潘也有多日未曾见过杨瑞,也不知杨瑞现在怀孕到挺着大肚子的地步。

  “听闻是苏爱卿带兵回来了?”杨瑞刚坐下来便开口道。

  韩健心说之前还称呼苏廷夏是“姓苏的”,一副提到好像朝廷佞臣的口吻,现在却直呼“苏爱卿”,这可真是时移世易。难道杨瑞以为苏廷夏是为了援救朝廷才回来?

  “是。”

  韩健将苏廷夏的奏本呈上。

  杨瑞打开来看过,奏本洋洋洒洒有几十页之多,其中还有很多从渤海国掠夺来的珍宝,整个渤海国在苏廷夏所部践踏后都不能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不但是灭国,都快灭种了。就连残存的居民都要迁徙到关内,也可见苏廷夏做事的极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