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廷夏的胆子。也够大。”

  回到东王府,韩健与法亦在一起。在府中,本来最喜欢跟韩健商讨军事的是杨苁儿。可在杨苁儿分娩之后,她一门心思全在孩子身上,韩健说一点事她都是累了要么是明天再说这样的话来搪塞。从那以后韩健更多时候是跟法亦商讨这些。

  法亦出自朝廷体系下的密探系统,虽然法亦对人情世故不太熟悉。不过对于战事和战报的分析,还是有自己的见解。韩健也是通过与法亦的商量,想更透彻看待一些问题。也许在说的过程中,一些思路就会豁然开朗,自己一门心思去想,反而总是点不透。

  法亦听韩健所言,微微摇头道:“他不怕鲜卑人得知消息后,派兵往渤海去?”

  “所以说他胆子够大。”韩健说到这,便有些不解道。“照理说,他若是要诈败,要尽量让渤海和新罗人相信。就算派人传回消息,大可也不用如此迂回。或者,他从开始的目标,就是鲜卑人。”

  法亦微微一愣,有些听不太懂韩健的意思。

  韩健站起身来,思考了一下。道:“苏廷夏想利用消息的传递,令鲜卑人以为他在渤海国内已经无处求存。如此一来鲜卑人肯定会派兵往渤海去。”

  法亦听韩健这么说,还是很惊讶的。本来她很担心鲜卑人去援救渤海国,这会令苏廷夏所部前后被夹击。可听韩健如此说,苏廷夏这么做似乎是故意引诱鲜卑人往渤海去,这令她觉得很不可思议。

  “终于明白他之前为何要缓慢行进,布置防御。”对于一些事。韩健豁然开朗。

  苏廷夏在最初进入到渤海国时候,进军非常迅速,打的渤海军队是满地找牙。可也就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苏廷夏反而减缓了进军速度,当时韩健想可能是因为苏廷夏军中缺粮缺物资。不得不放缓脚步。但苏廷夏军中一直在修筑城防,这就令他感觉有些意外。

  现在想来,也许在那时,苏廷夏就感觉到渤海国不会成为他军队的阻碍。所谓进庙容易出庙难,他就算渤海国凯旋得胜,还是要面对班师回朝的问题。可鲜卑骑兵已经基本从北川周边撤兵到北关一线,就好像张开口袋等他撤兵一样。现在渤海人跟新罗人联合发兵,想讨回失地,苏廷夏干脆将计就计,派兵去诈败,不但让渤海人新罗人兵骄,也会令鲜卑人以为有机可乘。等鲜卑人出兵东进,也正是苏廷夏所部与鲜卑人决战之时。

  韩健离开法亦处,直接往军所去。

  这次他去的目的很简单,本来他不打算让林詹所部去牵涉进渤海之事,现在看来,也必须要防备一些突发的事件。

  无论鲜卑人是否东进援救渤海国,现在鲜卑人定然以为苏廷夏军中大乱,或者不日将撤兵过北关而回魏朝。可能也是张开口袋在等苏廷夏撤兵。

  如此,韩健就可以安排一盘不小的棋。以长城一线为中轴线,北有苏廷夏所部,南有林詹所部,干脆对鲜卑人进行一次两面的夹击。这对尚未解决北王府问题的魏朝来说,或许有些危险。毕竟北川城未下,北王府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但韩健却觉得,鲜卑人才是眼前的心腹大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