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1 / 3)
而其余六千人中,便都是女眷。年岁从尚在襁褓,到三四十岁都有,至于四十岁以上的便也留在当地开荒,就算不能下地干活,也会被用来生火造饭,反正是不想让她们轻松。
当清一色的妇人被送到洛阳之后,还是引起了洛阳周围不晓得轰动。
像这么一次性将几千名奴婢押送过来,而且是由朝廷来处置将发配这么一种情形下,有些人便也在打这些人的主意。
在魏朝中,人口仍旧是很抢手的买卖。豪门大户自不用说,不过这些豪门大户基本也有自己的人口买卖渠道,也有很多人愿意将自己的子女卖到大户中为奴婢。因为这不但会令子女得到一个还算不错的生活环境,也能赚得一些基本的卖身银。
可这些渤海人则不同。
这些渤海人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只要买卖之后,甚至连生死朝廷都不会干涉。而且从朝廷之前的旨意来看,朝廷有意将这些人赏赐给那些在战事中有功之将士。
本来就是一群随时可能逃亡甚至是死亡的女眷,只要在军中有门路,就可以让人在名册中划去几个,直接低价就能收回去当奴婢使唤。就算没什么门路的,一旦这些人被送到那些有功将士家中,一些有心之人还是能通过买卖的方式,将人给买走,到时候再高价转卖。
这近乎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很多人都在眼红。
☆、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给面子
朝廷紧锣密鼓在安置渤海国国民之事,倒是韩健觉得没自己什么事。杨瑞明着是跟他商谈不妥,可终究有渤海国国民的裁断权,谁叫她是魏朝的皇帝?
杨瑞派出林恪,明摆着是不想给东王府去斡旋的机会。让林恪直接把事情办好了向她复命,到时候东王府这面也没办法。
可终究这次迁过来的不过几千人,而且都是妇孺,韩健心说杨瑞也太着急了些。这才这么点人,便想来先斩后奏,也是太“天真”。后续的渤海国国民陆续会被迁到内地来,大多数并不在洛阳周边安置。原本韩健还想将更多的人迁到洛阳来,现在看起来,杨瑞这是不给他“示好”的机会。
那韩健心想,你不仁我不义,人我就替你接收送江都去了。
之后几天,韩健有意不往皇宫去。在杨瑞得知迁到洛阳的几批渤海国国民中土转道之后,有些坐不住,几次派小太监去军所衙门请韩健进宫,韩健都以军事繁忙拒绝。杨瑞这才意识到韩健也有犯拧的时候,商谈不和,也是她先让林恪去做事。现在韩健不过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杨瑞气不过,最后还是亲自来了军所衙门。不过却也是便装,等她人出现在军所衙门门口,韩健才从侍卫的奏报中得知,原来这个魏朝的正主居然跑军所衙门来“慰劳军士”。
↑返回顶部↑
当清一色的妇人被送到洛阳之后,还是引起了洛阳周围不晓得轰动。
像这么一次性将几千名奴婢押送过来,而且是由朝廷来处置将发配这么一种情形下,有些人便也在打这些人的主意。
在魏朝中,人口仍旧是很抢手的买卖。豪门大户自不用说,不过这些豪门大户基本也有自己的人口买卖渠道,也有很多人愿意将自己的子女卖到大户中为奴婢。因为这不但会令子女得到一个还算不错的生活环境,也能赚得一些基本的卖身银。
可这些渤海人则不同。
这些渤海人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只要买卖之后,甚至连生死朝廷都不会干涉。而且从朝廷之前的旨意来看,朝廷有意将这些人赏赐给那些在战事中有功之将士。
本来就是一群随时可能逃亡甚至是死亡的女眷,只要在军中有门路,就可以让人在名册中划去几个,直接低价就能收回去当奴婢使唤。就算没什么门路的,一旦这些人被送到那些有功将士家中,一些有心之人还是能通过买卖的方式,将人给买走,到时候再高价转卖。
这近乎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很多人都在眼红。
☆、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给面子
朝廷紧锣密鼓在安置渤海国国民之事,倒是韩健觉得没自己什么事。杨瑞明着是跟他商谈不妥,可终究有渤海国国民的裁断权,谁叫她是魏朝的皇帝?
杨瑞派出林恪,明摆着是不想给东王府去斡旋的机会。让林恪直接把事情办好了向她复命,到时候东王府这面也没办法。
可终究这次迁过来的不过几千人,而且都是妇孺,韩健心说杨瑞也太着急了些。这才这么点人,便想来先斩后奏,也是太“天真”。后续的渤海国国民陆续会被迁到内地来,大多数并不在洛阳周边安置。原本韩健还想将更多的人迁到洛阳来,现在看起来,杨瑞这是不给他“示好”的机会。
那韩健心想,你不仁我不义,人我就替你接收送江都去了。
之后几天,韩健有意不往皇宫去。在杨瑞得知迁到洛阳的几批渤海国国民中土转道之后,有些坐不住,几次派小太监去军所衙门请韩健进宫,韩健都以军事繁忙拒绝。杨瑞这才意识到韩健也有犯拧的时候,商谈不和,也是她先让林恪去做事。现在韩健不过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杨瑞气不过,最后还是亲自来了军所衙门。不过却也是便装,等她人出现在军所衙门门口,韩健才从侍卫的奏报中得知,原来这个魏朝的正主居然跑军所衙门来“慰劳军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