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2 / 2)
韩健道:“林尚书的确在臣面前提及过此事。”
“哦,原来你是知道的。”杨瑞道,“不过朕挽留了他。让他先在朝廷中继续做一些时日,便是要走,也不急于这一时。”
韩健沉默了一下,这林恪说到做到,也倒能令他有些“刮目相看”。
“……东王,朕知道你有让宁尚书接替林侍郎领尚书台的意思,可朕想来,宁尚书那边,终究是洛阳旧派之人,于江都官场所不熟悉,让他出来主持大局会有所不妥。”杨瑞直接指出来道。
韩健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朝中能接替林侍郎,也不乏其人。陛下为何未考虑过顾太傅呢?”
“顾太傅回洛阳后,朕也曾派人去请过,他退意已决,怕是无法再回朝廷委以重任。”杨瑞道,“你也知道顾太傅毕竟年老体迈,经过刺杀之事这么一折腾,对朝事也就有些倦怠。何必又要强人所难?倒是这林侍郎,虽然有时做事不顾周全,终究是个踏实之人,现如今朝廷或不可缺。东王,这点上你也要想一想。”
韩健心说林恪这不是来请辞,简直是来胁迫杨瑞的。
宁原的确是有能力的,但宁原最大的问题,是将女儿送给他韩健,这令杨瑞从开始便对宁原没什么好感。至于林恪,却也只是个“备胎”,在没人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让他出来主持,也是想平衡朝廷各方面势力,令朝廷势力达到一种均衡。
“陛下的话,臣会慎重考虑。”韩健点头道。
“不是考虑,是要做。”杨瑞道,“朕也知道,林尚书做一些事,得罪了你。难道你就不能大度一些,便当事情过去了?”
韩健眯了眯眼,杨瑞这么急着为林恪说情,已经超过了一个君主对大臣的怜惜程度,令韩健心中不由想,到底林恪对杨瑞说了什么,才能令杨瑞这么替他说话。
韩健回头看了眼烨安阁门口,因为他的到来,那些小太监和宫女都是远远躲着,连门口方向都不敢靠近。这也是之前杨瑞的吩咐,但凡东王来,不许任何人过来打搅,便是有人来需要进来传话都不成。
“瑞儿,林恪到底对你怎么说的?”韩健蹙眉问道。
杨瑞叹口气,像是有些不想说,但还是坐下来,语重心长道:“他跑到朕这里来诉苦,说是你容不下他,要赶他出朝廷。” ↑返回顶部↑
“哦,原来你是知道的。”杨瑞道,“不过朕挽留了他。让他先在朝廷中继续做一些时日,便是要走,也不急于这一时。”
韩健沉默了一下,这林恪说到做到,也倒能令他有些“刮目相看”。
“……东王,朕知道你有让宁尚书接替林侍郎领尚书台的意思,可朕想来,宁尚书那边,终究是洛阳旧派之人,于江都官场所不熟悉,让他出来主持大局会有所不妥。”杨瑞直接指出来道。
韩健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朝中能接替林侍郎,也不乏其人。陛下为何未考虑过顾太傅呢?”
“顾太傅回洛阳后,朕也曾派人去请过,他退意已决,怕是无法再回朝廷委以重任。”杨瑞道,“你也知道顾太傅毕竟年老体迈,经过刺杀之事这么一折腾,对朝事也就有些倦怠。何必又要强人所难?倒是这林侍郎,虽然有时做事不顾周全,终究是个踏实之人,现如今朝廷或不可缺。东王,这点上你也要想一想。”
韩健心说林恪这不是来请辞,简直是来胁迫杨瑞的。
宁原的确是有能力的,但宁原最大的问题,是将女儿送给他韩健,这令杨瑞从开始便对宁原没什么好感。至于林恪,却也只是个“备胎”,在没人出来主持大局的时候,让他出来主持,也是想平衡朝廷各方面势力,令朝廷势力达到一种均衡。
“陛下的话,臣会慎重考虑。”韩健点头道。
“不是考虑,是要做。”杨瑞道,“朕也知道,林尚书做一些事,得罪了你。难道你就不能大度一些,便当事情过去了?”
韩健眯了眯眼,杨瑞这么急着为林恪说情,已经超过了一个君主对大臣的怜惜程度,令韩健心中不由想,到底林恪对杨瑞说了什么,才能令杨瑞这么替他说话。
韩健回头看了眼烨安阁门口,因为他的到来,那些小太监和宫女都是远远躲着,连门口方向都不敢靠近。这也是之前杨瑞的吩咐,但凡东王来,不许任何人过来打搅,便是有人来需要进来传话都不成。
“瑞儿,林恪到底对你怎么说的?”韩健蹙眉问道。
杨瑞叹口气,像是有些不想说,但还是坐下来,语重心长道:“他跑到朕这里来诉苦,说是你容不下他,要赶他出朝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