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当个纨绔的小郡王,才能维护他的职业操守。
初时只是有些不甘心,后来韩健某次拿着画笔在那无所事事地写写画画,突然一个点子在他头脑了诞生了。
“靠。你们跟老子玩盗版,这次就玩个你们盗不起的!”
当即,韩健找来炭笔,勾画出连环画版本的底本,时间仓促,他只是完成了第一小部分。他准备出“连载”来吸引长期的读者。
为了务求一炮把连环画的名声打响,他除了用之前刊印的钱收购了一个印刷铺子,一边刻板印刷,还把印刷铺子定名为“三国书局”,找人在外宣传,只有“三国书局”印刷的连环画才是正宗原版的。
一连两个月的准备,新的连环画第一集正式出版上市。
因为之前在各朝各代均未有连环画性质的书籍出现,再加上本身已经积累了很高的人气,连环画一上市,便已经卖断市。从最初的江都城,再到北方一些大中型城市,逐渐也有了连环画的盗版,不过因为连环画的盗版难度大,而韩健最初的准备工夫做的又很到位,使得他的第一版连环画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连环画第一集名“桃园结义”,从刘、关、张三人结识,桃园结义为主要内容。而在第一集结尾,又露出第二集“董卓进京”的引子。可说是集故事性于悬念性在内。
因为连环画版本的三国演义图文并茂,内容上也跟原版的有所区别,轻历史演义而重故事发展,更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在连环画第一集上市之后,百姓翻看多遍之后,迫不及待想要看故事的第二集。但很长时间过去,第二集的连环画却迟迟没有面市。
不是韩健故意想吊百姓的胃口,是其中所涉及的工作量巨大。一切原画、排版、印刷、出版发行的事都需要他一个人来做,虽然韩健有一颗成熟的心,但无奈他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不让家里的姨娘们发现他在外面“胡作非为”“败坏王府的名声”,他只能趁着晚上时间来画第二集的原画。
此时在江都城周围,乃至魏朝很多城市里,及连环画仍旧是长久不衰的话题,普通百姓等不到第二集连环画,只好买了原著自己看,不识字又热衷于这股风潮的,会到茶楼去听的评书。
直到韩健十四岁,第二集的连环画“董卓进京”才正式出版面市,这一拖就是大半年。
虽然经历了半年多才出版第二集,但读者热情依旧不减,尽管“三国书局”在江都周围城市的几十个书铺,同时放出了几千本的书,不到一天工夫,连环画就已经告罄。 ↑返回顶部↑
初时只是有些不甘心,后来韩健某次拿着画笔在那无所事事地写写画画,突然一个点子在他头脑了诞生了。
“靠。你们跟老子玩盗版,这次就玩个你们盗不起的!”
当即,韩健找来炭笔,勾画出连环画版本的底本,时间仓促,他只是完成了第一小部分。他准备出“连载”来吸引长期的读者。
为了务求一炮把连环画的名声打响,他除了用之前刊印的钱收购了一个印刷铺子,一边刻板印刷,还把印刷铺子定名为“三国书局”,找人在外宣传,只有“三国书局”印刷的连环画才是正宗原版的。
一连两个月的准备,新的连环画第一集正式出版上市。
因为之前在各朝各代均未有连环画性质的书籍出现,再加上本身已经积累了很高的人气,连环画一上市,便已经卖断市。从最初的江都城,再到北方一些大中型城市,逐渐也有了连环画的盗版,不过因为连环画的盗版难度大,而韩健最初的准备工夫做的又很到位,使得他的第一版连环画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连环画第一集名“桃园结义”,从刘、关、张三人结识,桃园结义为主要内容。而在第一集结尾,又露出第二集“董卓进京”的引子。可说是集故事性于悬念性在内。
因为连环画版本的三国演义图文并茂,内容上也跟原版的有所区别,轻历史演义而重故事发展,更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在连环画第一集上市之后,百姓翻看多遍之后,迫不及待想要看故事的第二集。但很长时间过去,第二集的连环画却迟迟没有面市。
不是韩健故意想吊百姓的胃口,是其中所涉及的工作量巨大。一切原画、排版、印刷、出版发行的事都需要他一个人来做,虽然韩健有一颗成熟的心,但无奈他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不让家里的姨娘们发现他在外面“胡作非为”“败坏王府的名声”,他只能趁着晚上时间来画第二集的原画。
此时在江都城周围,乃至魏朝很多城市里,及连环画仍旧是长久不衰的话题,普通百姓等不到第二集连环画,只好买了原著自己看,不识字又热衷于这股风潮的,会到茶楼去听的评书。
直到韩健十四岁,第二集的连环画“董卓进京”才正式出版面市,这一拖就是大半年。
虽然经历了半年多才出版第二集,但读者热情依旧不减,尽管“三国书局”在江都周围城市的几十个书铺,同时放出了几千本的书,不到一天工夫,连环画就已经告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