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短短几日,为日本人做说客的社会名流就有几十人,涵盖了上海的各行各业,更别说其他不太出名的人物了。

  这些人不一定都倾向于日本人。但两者要么有利益关系,要么有人情关系。

  这些上海的名流非常不理解林子轩的所作所为。

  在他们眼里,旅顺大屠杀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是清政府的罪责,如今早已改朝换代,还翻这些旧账做什么。

  难道还要日本人赔偿不成?

  不说事情的真假,实在没必要因为三十年前的往事和日本人闹翻,完全不值得。

  所以,他们认为林子轩有病,和苏联人闹。和日本人闹,就不能消停会。

  你真以为这两大强国不敢动你么?

  林子轩倒没有这么自信,他虽然有名望,不过日本人要真想刺杀他并非难事。

  在民国时期。遇刺的名人有不少。

  1913年,宋教任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随后不治身亡。

  1931年,宋子闻在上海北站遇刺,他的秘书被打死,他侥幸逃过一劫。

  1934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材从杭州回上海的途中遇刺身亡。

  这都是颇为有名的人物,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没有人绝对安全。

  日本方面之所以没有刺杀林子轩,一来的确是顾忌他在上海的声望,包括和各方的关系,第二个就是林子轩以往没有触及到日本人的底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