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子轩要做的就是把阴影的那一面展示给人看,因为有太多人关注光明了。

  和扎米亚京的预想不同,这套丛书和林子轩的序言一经出版,便热销起来。

  扎米亚京低估了中国读者对于苏联的兴趣。

  刚好,胡拾引起的讨论余热未消,中国读者对苏联的热情未减,他们虽然不能亲自到苏联看看,却能从书籍中寻找答案。

  还有一个原因是苏联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并不多见。

  大多数读者都是通过报纸和中国学者的游记来了解苏联的情况,包括一些零散的翻译作品,这是因为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上海租界当局都严禁苏俄书籍的出版。

  林子轩的这套书籍之所以能够出版是因为书籍的内容并非是赞颂苏联。

  在读者看来,这套书籍和他们以往看到的不同。

  他们以往看到的都是歌颂十月革命的报道,让他们热血沸腾,这套书籍则大多是冷静的批判,描述了革命中发生的诸多问题。

  他们还从中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高尔基。

  连高尔基都跑到国外去了,那这个苏联好像真的有问题。

  同样的,这套书籍受到了不少人的抨击,他们认为这些作者都是苏俄的反叛分子,自然会说苏联的坏话,而高尔基只是到国外疗养。

  但高尔基的确批判过苏联,发表过那些不合时宜的言论。

  于是,一场有关高尔基有没有批判过苏联的话题在中国争论开来。

  ☆、第三百三十二章 千古大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