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1 / 4)
胡拾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被打脸的过程。
1922年,胡拾兴致勃勃的提出了“好政府主义”。
结果成立的“好人政府”成了军阀操控的工具。仅仅存在73天就宣告结束。
他还跑到皇宫里会见末代皇帝傅义,非常同情傅义的遭遇,为此写文章为傅义鸣不平。
后来傅义投靠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
1922年,在孙仲山和陈炯名的交锋中,胡拾批评孙仲山,称陈炯名的叛变为革命。
这件事让孙仲山耿耿于怀。
两年后,广州《国民日报》的编辑在编纂孙仲山文章的时候用了胡拾的话来解释,孙仲山亲自批文“着中央执行委员会将此记者革出,以为改良本报之一事”。
由此可见。孙仲山对胡拾的怨念。
胡拾还支持段祺睿的善后会议,结果因为“三一八”惨案段祺睿狼狈下台。
他现在开始赞颂苏联,到了1948年。他就说苏联成了一股可怕的侵略势力。
林子轩回忆了一下,在站队这方面,胡拾这一生经常站在反派的一边,要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恐怕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这也可以当作是赞美,说明胡拾一直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等到几个月后,胡拾到了美国,便逐渐清醒过来。
他又崇尚起美国的社会制度来:“美国是不会有社会革命的,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革命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天天有进步,故天天是革命。”
↑返回顶部↑
1922年,胡拾兴致勃勃的提出了“好政府主义”。
结果成立的“好人政府”成了军阀操控的工具。仅仅存在73天就宣告结束。
他还跑到皇宫里会见末代皇帝傅义,非常同情傅义的遭遇,为此写文章为傅义鸣不平。
后来傅义投靠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
1922年,在孙仲山和陈炯名的交锋中,胡拾批评孙仲山,称陈炯名的叛变为革命。
这件事让孙仲山耿耿于怀。
两年后,广州《国民日报》的编辑在编纂孙仲山文章的时候用了胡拾的话来解释,孙仲山亲自批文“着中央执行委员会将此记者革出,以为改良本报之一事”。
由此可见。孙仲山对胡拾的怨念。
胡拾还支持段祺睿的善后会议,结果因为“三一八”惨案段祺睿狼狈下台。
他现在开始赞颂苏联,到了1948年。他就说苏联成了一股可怕的侵略势力。
林子轩回忆了一下,在站队这方面,胡拾这一生经常站在反派的一边,要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恐怕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这也可以当作是赞美,说明胡拾一直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等到几个月后,胡拾到了美国,便逐渐清醒过来。
他又崇尚起美国的社会制度来:“美国是不会有社会革命的,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革命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天天有进步,故天天是革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