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没有蒋京国,他们也要找一位俄语翻译,你不能期望莫斯科的市民会说汉语。

  三人都来自上海,自然有不少的共同话题。

  按照蒋京国的说法,莫斯科真没什么好玩的,和上海没法相比,这里的物资极为短缺,商店里的商品品种单调,就连服装都是同样的款式。

  别说是追求时尚了,只要稍微穿上鲜亮的衣服都会引起非议,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

  更谈不上娱乐,戏院里演的是歌颂革命的戏剧,报纸和杂志上是关于大革命的讨论,出版的书籍都是赞扬新时代的小说。

  根本见不到类似于上海的八卦小报。

  上海和莫斯科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一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堡垒。

  在莫斯科的街头,随处可见宣传革命的画像和标语。

  林子轩带了相机,想要拍摄一些照片带回去,发表在报纸上。算是对于苏联的印象,却被蒋京国拦住了。

  外国人在莫斯科拍照要经过当局允许,还要审查照片的内容。否则严禁携带出境。

  林子轩没想到这个时代的苏联已经如此戒备森严了。

  其实,1926年的苏联算是较为宽松。因为斯大林还没有完全掌权。

  列宁过世后,苏联高层内部纷争不断,斯大林的主要对手是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是俄国早期的革命家,列宁的亲密战友,被认为是列宁最有可能的接班人,在苏联民众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列宁生前把斗争矛头直指斯大林,并多次在病榻上要求托洛茨基代表他反对斯大林等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