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3月21日,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预备游行。

  他们请林子轩发表演说,谴责段祺睿政府制造的三一八惨案。

  林子轩对此颇为熟悉,便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演说,声讨段祺睿政府的暴行,高度赞扬了学生的英勇行为。

  在演讲的尾声,他如此说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伟大的事业为中国的解放而斗争。”

  “那些学生虽然倒下了,但会有千千万万的学生站起来,我们会将他们铭记在心底,继续前行,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

  听演讲的不仅有中国留学生,还有苏联的校长和教员。

  这位校长听到身旁翻译人员的话,觉得林子轩说的真好,如果把“中国的解放”变成“全世界的解放”那就更好了。

  就这样,林子轩的莫斯科之行从一场游行开始了。

  ☆、第三百一十章 前来苏联的参观者们

  林子轩之所以要引用这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是因为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了他深刻的印象,是他阅读过的为数不多的苏联小说之一。

  在后世,这段话和高尔基的《海燕》成为中国人对苏联的最后记忆。

  而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事极为励志。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卧病在床,他的双目开始失明。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他决意通过文学作品,展现自己所处时代的面貌和个人的生*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